对脑脉2号胶囊的研究

(三)对脑脉2号胶囊的研究

出血中风后颅内血肿也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见继发症状。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肝风内动,痰瘀互结,风火相煽,导致气血上逆,血溢脑脉之外。在急性期的治疗需要活血化瘀,清热涤痰,平肝息风。脑脉2号胶囊是广东省中医院院内制剂,主要成分为人工牛黄粉、水牛角、龙胆草、虎杖、水蛭、益母草等,具有清肝息风、破瘀涤痰之功。研究发现,脑脉2号胶囊可使肝阳化风、痰瘀互结证型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的吸收加快,提高临床疗效。其治疗效果可能与促进颅内血肿吸收,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有关。这与中医理论中涤除痰饮、活血化瘀的治法有相参之处。

总而言之,现代机制研究从侧面启示了“痰瘀同治”思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药物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兼有涤痰化浊的功效,反证了痰和瘀在病理上和治疗上的密切联系性,痰和瘀可以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同时出现,二者胶结而难以分割,正确运用化痰治法也能够协助起到活血的功效。正因如此,临床论治要重视痰浊的作用,配合运用化痰治法。虽然中风病或其他疾病往往以血液循环障碍、瘀血内阻为首发因素,但是同时发生的局部组织异常则多和痰浊相关,豁痰化浊的理念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黄培新教授认为,“痰瘀同治”的临床治疗思路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中医理论认识,结合现代的研究结果,能够对“痰瘀同治”的观点有更全面的把握。研究表明,促进毛细血管增生,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脱水,降颅压,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等治疗手段能够明显改善中风病病情症状。这些治疗手段与“痰瘀同治”的治疗思路在临床效果上有相参之处,也从另一角度佐证了“痰瘀同治”临床思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运用具有涤痰化瘀功效的药物,能够起到化除痰浊、活血祛瘀的功效以开窍醒神,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中风病的治疗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