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寐案二
2025年08月10日
二、不寐案二
闫某,男,57岁,2018年11月就诊。
主诉:入睡困难2个月余。
刻诊:患者诉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入睡困难,眠浅易醒,多梦,服用阿普唑仑半片后症状稍好转,但白天精神易疲倦,晨起恶风,恶寒,遇风后便溏,腰痛,口干,情绪焦虑,纳可,大便每日2~3次,舌淡红,苔白腻。诊为不寐,证属肝郁脾虚证,治以疏肝解郁,健脾补肾。处方:茯苓15g,白术15g,党参30g,法半夏15g,石菖蒲15g,天麻15g,麦冬10g,肉桂1.5g(焗服),煅龙骨30g(先煎),煅牡蛎30g(先煎),山茱萸30g,豆蔻10g,大枣15g,甘草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按:不寐之症临床多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卫阳通过阳跷脉、阴跷脉而昼行于阳,夜行于阴,但是心脾两虚,生化之源不足,以及肝火扰神,则心神不安,心血不静,阴阳失调,营卫失和,阳不入阴,出现不寐。该患者焦躁易怒,情绪不稳,肝火旺盛扰神,故不能寐;且患者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故出现白天精神易疲倦;同时脾肾阳虚,出现恶寒,恶风,便溏。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养心。方以茯苓、白术、党参健脾益气,石菖蒲开窍醒神,天麻镇肝息风,龙骨、牡蛎镇肝潜阳,麦冬、山茱萸滋肾阴,肉桂引火归原,大枣、甘草调和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