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供血不足和颈源性病变导致的眩晕

1.后循环供血不足和颈源性病变导致的眩晕

该类眩晕常表现为脾肾亏虚,风痰上扰证。后循环供血不足是由于后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的缺血,常以发作性眩晕为主症,伴或不伴耳鸣、恶心、呕吐、头痛、共济失调、肢体麻木、意识障碍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多提示椎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后循环供血不足等病变。前庭系统和小脑供血受影响者还可出现视物旋转等。颈源性的头晕和眩晕是由于颈部相关结构如颈椎、肌肉、血管等损害而发,常继发于颈椎体的骨质增生及骨赘形成、颈肌和软组织病变而致椎动脉受压,如椎动脉本身已有粥样硬化性狭窄、畸形等则更易发病;或颈交感神经受到上述病因的直接或间接刺激,导致椎动脉痉挛和由椎动脉供血的前庭系统血供不足,亦可引发眩晕,在体位改变、颈部活动时易见。

黄培新教授重视从风痰论治神经疾病,认为此类眩晕常伴有天旋地转感,在体位改变、颈部转动时易发或加重,此即风行动摇之象;且眩晕反复发作,病势缠绵难愈,并常伴有胸闷、恶心、呕吐等,为痰浊中阻证,乃脾肾不足,风痰上扰,蒙蔽清窍所致。因脾肾亏虚者,气化无力,浊邪内蕴,风痰为患,《临证指南医案·眩晕》谓“所患眩晕者……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其症夹有痰”,风为百病之长,其性主动,痰浊致病多样,其性缠绵,风痰上扰清窍,其人眩动不止,如坐舟车。因此后循环供血不足和颈源性病变导致的眩晕根据其临床症状特点常从风痰论治。此外,梅尼埃病常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可有天旋地转感,并有耳鸣、耳胀等耳部症状,也为风痰上扰、清窍蒙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