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痛源流概述

一、头痛源流概述

中医对头痛的记载可追溯到甲骨文时代。《黄帝内经》称本病为“脑风”“首风”。《素问·风论》云“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认为头痛的病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种。《灵枢·经脉》记载了经脉的循行部位,除手足三阳经、督脉、手少阴心经及足厥阴肝经直接循行于头面部外,所有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之后均到达头面部,故头痛之疾与五脏六腑均相关。后世医家逐渐丰富了头痛的诊治理论。汉代张仲景发展了头痛的分经论治,在《伤寒论》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头痛见症;金元时期,李东垣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并主张头痛应分经用药,奠定了头痛分经用药的基础;《丹溪心法·头痛》提出头痛“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证治准绳·杂病》认为,虽然导致头痛的病因众多,不管头痛、头风,“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这与黄培新教授对头痛的审因论治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