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脑鸣案二

二、脑鸣案二

杨某,男,63岁,2019年8月就诊。

主诉:脑鸣1年余。

刻诊:患者1年前出现脑鸣,自觉声音频率较高,持续无间断,夜间手心发热,无精神情绪异常,舌边尖红,苔白厚,脉弦细。2019年8月颅脑MRI示: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狭窄。诊断为脑鸣,证属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治以健脾补肾,息风潜阳。处方:天麻15g,钩藤15g,白芍20g,菊花20g,茵陈15g,生地黄20g,牡蛎30g(先煎),龙骨30g(先煎),砂仁10g(后下),浙贝母20g,白芷15g,牛膝15g,葛根3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另予养血清脑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

按:《黄帝内经》提出“脑为髓之海”及“肾主骨生髓”的理论,若肾中精气不足,脑髓生化乏源,无以充养于脑,而致髓海空虚,清窍失养。《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可见脑鸣的发生与肾精亏虚有关。黄培新教授认为,本例患者脑鸣持续发作,且夜间手心发热,舌边尖红,脉弦细,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肝藏血、肾藏精,肝与肾精血同源,阴阳互相协调平衡,故肝肾阴虚可导致脑鸣。方中天麻、钩藤平肝息风;龙骨、牡蛎平肝潜阳,重镇安神,与君药合用,加强平肝息风之力;牛膝引血下行,并能活血利水;菊花、茵陈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白芍、生地黄滋阴敛阴;白芷、葛根升清祛风,使头窍清明,砂仁和中护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