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肢疼痛
黄培新教授认为,上肢疼痛、麻木的主要原因是气血亏虚,风寒湿邪客于经脉,导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肌肤失养,治疗以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为法,方取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治疗气虚血瘀,营卫不和,风湿相搏,阳气痹阻导致的身体麻木疼痛等症状。方中黄芪补虚益损,鼓动气血,通行血脉;桂枝调和营卫,祛风散寒,温通血脉;芍药调营养血,疏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起护养营阴、调和营卫之功;辅以生姜助桂枝之力,温经散寒;大枣养血益气和中,以资黄芪、芍药之功;生姜、大枣相伍,和营卫,调诸药,扶中焦。诸药合用,是治疗气虚血痹、肢体疼痛麻木的代表方。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的病机为卫阳不足,邪入阻络,气虚血痹。方中黄芪味甘,性温,入肺、脾二经;桂枝味辛、甘,性微温,主入心、肺经。二药合用起到振奋卫阳、益气通经的效果,而卫气出于上焦,布于阳分,虽然可治疗全身的血痹之证,但相对而言对上焦为病效果更强,故临床上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也多针对上焦阳位的病证,如头、颈、肩、臂等部位。黄培新教授按照分部论治痛证,对上肢部位的疼痛、麻木病证从上焦入手论治。
从西医学的角度来看,引起上肢麻木、疼痛的重要病因之一是颈椎病。根据不同组织结构受累而出现的不同临床表现,可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和其他类型等。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神经根症状,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一致,临床表现为颈部及上肢肩臂部疼痛,伴有上肢及手指麻木,且呈放射性,中医药对此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肩周炎也是引发上肢疼痛的重要原因,多因患者素体营卫虚弱,外感风寒或年老气血渐亏,周流不畅,气血凝滞,经络不通,血不荣筋所致。针对此证导致的上肢疼痛,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也每每取效。现代研究发现黄芪桂枝五物汤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对二甲苯、蛋清所致急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有动物研究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可能与其降低制脂质过氧化,恢复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致炎因子一氧化氮的合成等有关。方中桂枝、白芍有增强黄芪功效的作用。对于上肢的疼痛麻木症状,抓住气虚血瘀、外邪侵袭、阳气痹阻这一共同病机,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方进行论治,可以达到异病同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