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伴功能性便秘
便秘是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中发病率最高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认为其发病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中医认为,脾胃居于中焦,脾升而胃降,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病则运化失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或推动无力,糟粕失导,大便难解。
黄培新教授认为,绝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伴有较顽固的便秘,原因有二:一方面由于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另一方面则是长期应用乙酰胆碱类等西药,产生外周抗胆碱反应导致便秘。又因帕金森患者运动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慢,结肠运输延迟,或帕金森病本身引起的盆底肌失弛缓,一并导致了便秘。在这方面,中医药治疗有其优势,腑气一通,则浊气可降,清气得升,脑窍清利,临床症状也可改善。帕金森病发病多有气血不足、正气亏虚之本,久病失养,中气不振,运化失司,清阳不举,浊阴不降,腑气不通,糟粕内阻,又气虚津亏,肠道干涩,推动无力,传导失司,自然发为便秘之症。对于帕金森病伴发的功能性便秘,因本已虚,不能妄用下法,当以健脾益气、升清降浊之法,益气通便,寓泻于补,通利肠腑,方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
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党参大补脾肺之气,资助后天脾土,使气血化生有源;当归补血养阴;陈皮醒脾和胃,行气通积;柴胡、升麻升清阳、降浊阴,使气行推动糟粕下传,补而不滞。在此方基础上,通常加用熟地黄、何首乌,可加强补血养阴、润肠通便的功效。诸药共奏补气健脾、升清降浊之功,清阳升举则浊阴自降,腑气得通,大肠传导功能恢复,排便通畅,从而达到治疗便秘的功效。
现代研究也发现,补中益气汤能增强肛门括约肌的肌力,增强直肠黏膜的附着力,对肠蠕动有双向调节作用。当肠蠕动亢进时有抑制作用,肠张力下降时则有兴奋作用。方中黄芪含有苷类、多糖、黄酮类等多种有效成分,能促进机体代谢;柴胡含有柴胡皂苷、挥发油、多糖等,有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促进肠胃运动的作用;白术含苍术酮、苍术醇等挥发油,可双向调节胃肠运动;升麻水提取物能抑制离体肠管,具有镇痛、解痉的作用;当归能促进物质代谢,其挥发油可增加肠管的血流量,有明显的促进胃肠道平滑肌收缩作用。
帕金森病伴随的功能性便秘,采用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的健脾益气法往往能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与西药相比,其疗效更为持久,远期疗效尤为显著,不良反应也更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