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痴呆案一

一、痴呆案一

陈某,女,73岁,2018年11月就诊。

主诉:记忆力下降1年。

初诊:患者诉1年前无诱因出现记忆力下降,计算力下降,对事物兴趣减少,能正常对答,逻辑尚好,无幻觉,无妄想,曾在外院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为12分,服盐酸多奈哌齐后出现头痛、发热症状,自行停药,现为求中医诊疗遂来诊。舌红,苔薄白,脉弦。诊为痴呆,证属脾肾不足。治以健脾补肾。处方:茯苓15g,白术15g,党参30g,法半夏15g,石菖蒲15g,当归10g,益智仁15g,淫羊藿15g,肉苁蓉20g,郁金15g,大枣15g,甘草5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无明显不适,时有头晕,入睡困难,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治以补肾填精为基础,辅以平肝潜阳,息风化痰。处方:天麻15g,钩藤15g,白芍15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山茱萸20g,石决明30g(先煎),淫羊藿15g,杜仲15g,豆蔻10g,牛膝15g,浙贝母2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松龄血脉康胶囊,每次3粒,每天2次;丹田降脂丸,每次1g,每天2次;银杏叶滴丸,每次5丸,每天2次。

三诊:头晕明显改善,寐可。初诊方去肉苁蓉,加远志5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同前。

四诊:患者未有不适,寐可。治以益气活血,健脾补肾。处方:黄芪45g,赤芍15g,川芎15g,石菖蒲15g,法半夏15g,浙贝母20g,葛根30g,山茱萸20g,白芷15g,益智仁15g,豆蔻5g,大枣15g,炙甘草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同前。

随访至2019年3月28日,患者坚持服用松龄血脉康胶囊、丹田降脂丸及银杏叶滴丸,头晕未再发作,睡眠可,记忆力减退未见加重。

按:痴呆是多由髓减脑消或痰瘀痹阻脑络,神机失用引起,在无意识障碍状态下,出现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重者终日不语,或闭门独居,或口中喃喃,言语颠倒,或情绪不定,忽笑忽哭,或不欲食,数日不知饥饿等。本案患者年事已高,脏器衰弱,脾虚失于运化,气血生化乏源,不能上荣于脑,神明失养,则神情涣散,呆滞善忘。而且,老年人肝肾亏损,肾精日亏,则脑髓空虚,心无所虑,精神失聪,神无所依而使灵机衰退,出现迷惑愚钝,反应迟钝。治疗予健脾补肾,填精生髓。方中茯苓、白术、党参健脾益气,法半夏、石菖蒲化痰开窍醒脑,当归、郁金活血通脉,益智仁、淫羊藿、肉苁蓉补肾壮阳。又因患者多年高血压病史,且存在脑白质疏松等脑血管病变,平素时有头晕,故应重视血脉不利、风痰阻络的病机。二诊在补肾填精基础上,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以平肝潜阳、息风化痰。三诊时加远志,增强祛痰、补肾、益智安神之效。四诊时,方选补阳还五汤之意,重用黄芪补气升阳,配伍川芎、赤芍活血通经,石菖蒲、法半夏、浙贝母、豆蔻豁痰开窍,葛根、白芷升举清阳,山茱萸、益智仁益肾填精。另配合松龄血脉康胶囊、丹田降脂丸及银杏叶滴丸三药,综合控制危险因素,从而改善脑血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