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痴呆兼症的论治
除了认知功能障碍、生活能力下降等表现以外,临床上痴呆患者还常伴有其他兼症,如睡眠障碍、精神情感障碍(抑郁、情绪低落、焦虑、暴躁等),应当充分发挥中医学整体论治的优势,兼顾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痴呆出现的睡眠障碍,多因脏腑失调,心肾不交,常以交通心肾、宁心安神为法治疗,可用交泰丸、甘麦大枣汤论治。交泰丸用少量黄连、肉桂,以免苦寒败胃、温燥伤阴之弊,或以麦冬代替黄连,药性虽缓和但同样有清热宁心、养阴安神之功。甘麦大枣汤主治“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的脏躁证,具有宁心安眠的功效,同时针对痴呆出现的情绪障碍和情感异常,能够和中缓急,舒肝气,宁心神。
对于痴呆出现的其他精神情感障碍,应当根据病情辨证论治。对于因心肝火炽出现焦虑、烦躁、失眠者,可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或配合龙骨、牡蛎起到疏肝泻火、重镇安神的功效;对于肝气郁结,情绪紧张、忧郁者,可用四逆散、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加减,或配合郁金、合欢皮、夜交藤等,起到疏肝散结、宁心安神的功效。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同属“痴呆”范畴,病机总属髓海失养,神机失用。年老之人,五脏虚弱,尤以脾肾亏虚为重。肾精渐亏,髓海失于濡养,无以充养脑髓,神机失用,出现呆滞、迟钝等表现;脾气亏虚,运化水谷失常,则精气血化生不足,且脾虚无以升举清阳,脑窍脑髓失养,亦出现精神倦怠、健忘等表现。另外,脾失健运,运化水液不利,水湿内停,聚为痰饮,则阻滞脉络与脑窍,导致清窍蒙蔽,表现为头昏蒙不清、智力衰退等痴呆症状。综上,黄培新教授认为在治疗中要把握健脾补肾、涤痰开窍的原则,使脾肾得养,脑髓得充,神机清明。然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二者同中有异。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表现的不同症状及程度的治疗,要灵活调整用药,各有侧重;而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伴有血脉受损、瘀血阻络的因素,在临床用药中要注意瘀血、风痰等病理因素,治疗痴呆的同时亦要重视对脑血管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