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痰瘀同治的理论与实践
2025年08月10日
第三节 中风病痰瘀同治的理论与实践
痰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瘀是机体局部的血液运行障碍,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痰和瘀既是病理产物,也可以作为致病的因素引发疾病。痰饮和瘀血可影响到全身各部的机能和脏腑的功能状态,其致病广泛,临床表现十分复杂。一般而言,过去对于某一疾病多单独针对痰或瘀进行论治,例如中风病或从风痰、或从气血亏虚、或从瘀血等方面进行论治,近现代则重视瘀血的致病作用而轻视痰饮的影响。黄培新教授认为,神经系统的疾病,尤其是中风病的治疗,要特别重视痰饮和瘀血的共同致病因素,提出“痰瘀同源、痰瘀同病、痰瘀同治”的观点,在治疗上兼顾活血祛瘀和豁痰通脉。
黄培新教授“痰瘀同治”思路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和依据:一是中医理论的证候分析,瘀血和痰浊是一对互为因果、容易同时出现、互相影响的病理产物,在论治过程中要认识到二者的密切关系,双管齐下,并除痰瘀;二是现代病理和药理的相关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中风的药物多兼具活血化瘀和豁痰化浊两方面的功效,要重视兼顾化瘀和涤痰两个方面的治疗;三是临床观察统计,大量的观察结果提示瘀证和痰证是中风病最常见的证型,而且二者容易并发,因此对中风病的治疗要重视痰瘀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