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帕金森案三

三、帕金森案三

邹某,女,63岁,2019年6月就诊。

主诉:双下肢乏力1年余。

初诊:患者诉双下肢乏力,伴反复发作性头痛,无震颤,面部表情减少,行走呈慌张步态,大便秘结,需开塞露辅助,舌边尖红,苔微浊,脉沉细。既往有高血压病、甲状腺结节切除术病史。诊为颤病,证属中气不足,治以补中益气。处方:黄芪45g,白术30g,升麻10g,柴胡10g,陈皮10g,党参30g,肉苁蓉20g,当归10g,厚朴15g,牛膝15g,火麻仁30g,黄连5g,肉桂1.5g(焗服)。7剂,水煎服,每日1剂。配合服用复方北芪口服液(院内制剂),每次1支,每日3次。

二诊:患者诉服完7剂后,下肢乏力感缓解,但头晕目眩,大便仍需开塞露辅助,走路不稳,转弯时头晕加重,汗出较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治法同前,在前方基础上,加乌灵胶囊,增强补肾养心。处方:黄芪30g,白术30g,砂仁10g(后下),升麻10g,柴胡10g,当归10g,党参30g,玄参20g,麦冬15g,生地黄20g,黄连10g,肉桂1.5g(焗服)。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按:本例患者没有震颤、肌强直等帕金森病典型症状,而是以下肢乏力、步态障碍、大便秘结等非运动症状为主症,尤以便秘较为突出。黄培新教授认为,帕金森病患者由于运动减少等原因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或帕金森病本身引起的盆底肌失弛缓导致便秘。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属后天之本。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脾运无力,肠道失司,则发为便秘。因此,本已虚,不能妄用下法,应以补益肝、脾、肾为主,健脾益气,寓泻于补,使肠腑通利,故处方以补中益气汤,加肉苁蓉、火麻仁等药补肝肾、通肠腑,共奏益气健脾之效,使肌肉得养、肠腑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