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肢疼痛
下肢疼痛同样具有气虚血瘀、经络不通的基本病机,但由于其病位在下,多兼有肝肾不足的特点,且寒湿致病的因素更显著。肝肾同属下焦,肝肾为病多伴有腰、背、膝、腿等疼痛,若病程迁延日久者,易兼夹肝肾亏虚之证;寒湿同为阴邪,易袭阴位,且湿性趋下,缠绵留于下肢,导致下肢气血凝滞,经络不通,发为疼痛、麻木诸症,因此论治下肢疼痛时应关注以上病机。黄培新教授针对下肢疼痛的特点,以独活寄生汤为基础方进行论治。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胜湿、除痹止痛、补益肝肾的功效,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之证。方中独活祛风除湿,宣痹止痛,主入下元,善治下焦筋骨间之风寒湿邪;桑寄生除痹止痛,兼补益肝肾,二者共为君药,入下焦肝肾经,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止痹痛。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以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合用当归、芍药、熟地黄养血和营,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以活血祛风止痛;白芍与甘草合用,缓急止痛;杜仲、牛膝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桂枝温经通络,防风,秦艽祛风除湿;细辛有通阳散寒,解痹止痛之功。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补益肝肾、温经通络、活血止痛之效。
从西医学的角度来看,下肢疼痛的主要原因包括腰椎退行性病变、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脊柱退变性神经根疼痛是一种因神经根受外界因素侵袭损伤,导致脊神经支配区域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约56%的患者表现为根性痛或坐骨神经痛。腰椎、骶椎退变性神经根疼痛,表现为从腰臀部放射至股后侧、小腿外侧和足跟,并伴麻木症状。独活寄生汤具有抗炎、抗氧化、促凋亡等作用,抑制炎症因子破坏关节软骨,提高抗氧化类物质的表达,发挥抗氧化作用,从而减少氧自由基破坏软骨细胞,抑制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等病证。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可以通过对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等进行调控,降低膝关节滑膜炎症反应程度,延缓软骨退行性病变;可以对软骨细胞生成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过程及软骨基质降解过程产生抑制作用,影响软骨细胞G1期调控因子mRNA表达,激活软骨细胞增殖,改善关节症状;可以抑制软骨凋亡基因vcl-2与促凋亡基因P53的表达,延缓软骨细胞凋亡进程,改善病情。对于下肢疼痛的患者,可以独活寄生汤为基础方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