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痫证案二

二、痫证案二

薛某,女,14岁,2018年10月就诊。

主诉:精神行为异常2个月。

刻诊:患者诉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右侧肢体抽搐,持续2分钟后症状自行缓解,醒后不能说话。曾到东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病毒性脑炎”,予丙种球蛋白和激素治疗,治疗后遗留言语不利,仆倒,不省人事,肢体抽搐发生2次,为求中医治疗来诊。症见言语不利,精神烦躁,头晕;四肢乏力,以右上肢明显;左下胸部疼痛,乳头有白色分泌物溢出;口干口苦;2个月未行经。无半身不遂,无口角歪斜。舌暗红苔黄,脉细滑。诊为痫证,证属脾虚痰盛夹瘀,治以健脾化痰,息风止痉。处方:茯苓15g,白术15g,党参30g,法半夏15g,天麻15g,当归10g,全蝎5g,盐山茱萸15g,淫羊藿15g,薤白15g,豆蔻10g,大枣15g,甘草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按:中医认为,痫证是因气机逆乱、神机失控而致精神恍惚,甚则忽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猪羊叫声,移时苏醒,醒后如常人的一种病证。本例患者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内盛,痰随气逆,蒙蔽心神清窍,故见精神行为异常,仆倒不省人事;脾虚生化不足,故见四肢乏力,头晕目眩;加之肝气不舒,故见情绪急躁,胸部疼痛,肝火偏旺,则火动生风,煎熬津液,结而为痰,故见口苦口干,舌苔黄。据此,以健脾化痰,息风止痉为法,方以茯苓、白术、党参健脾益气,补后天之本,法半夏燥湿化痰,天麻、全蝎息风止痉,当归活血补血,山茱萸滋补肝肾,淫羊藿温补肾阳,薤白宽胸理气散结,豆蔻温中化湿行气,大枣、甘草健脾和中。用药紧抓病机,药随症转,值得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