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劳斯克与米勒满意度量表
【概述】
卡劳斯克与米勒满意度量表是用于测评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专业量表,由美国护理专家McCloskey于1974年创建。1987年,McCloskey和Mueller对该量表进行修订、完善和拓展,形成了卡劳斯克与米勒满意度量表,简称MMSS,并于1990 年成功发表在Nursing Research期刊上。
【适用范围】
卡劳斯克与米勒满意度量表适用于临床护士的多维度测量。
【评分内容】
卡劳斯克与米勒满意度量表包含了排班、福利待遇、家庭和工作的平衡、同事间的关系、社交机会、专业发展的机会、工作被称赞和认可、对工作的控制和责任这8个主要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见表1-1-4)。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和体会,对自己所做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和判断,并在最符合的选项上打“√”。评分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非常不满意——1 分,比较不满意——2分,不确定——3分,比较满意——4 分,非常满意——5 分。平均得分越高,表示工作满意度越高,工作满意度的最低指标是均数为3.03。
表1-1-4 卡劳斯克与米勒满意度量表
续表
【应用现状及评价】
卡劳斯克与米勒满意度量表被研究者多应用于调查测评护士群体的工作满意度,信度、效度较高,应用广泛。
【应用举例】
邓杰等人为了了解我国公立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公立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可参考的客观依据进行相关研究。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等多个数据库将相关关键词进行检索并筛选相关文献,设计了信息填报表格后录入检索信息,采用分析软件对工作满意度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类分析。研究共纳入21 篇文献,总体文献质量较好。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基本满意水平。其中,“与共事者关系“和“福利待遇“是单维度满意度得分的最高项和最低项。人口学特征中,不同人事关系和不同婚姻状况的护士满意度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无统计学差异。最后得出结论为我国公立医院的护理人员对待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是处于基本满意水平。给护理管理者的启示是,应针对护理人员个体的心理需求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来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