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严重度评分
2025年08月10日
第八节 损伤严重度评分
【概述】
1974年,Baker 等在研究中证实患者的损伤程度和病死率与简明损伤评分有关,据此在简明损伤评分量表的基础上研制了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量表。该量表除了用于预测创伤患者死亡率之外,还可用于评估创伤患者治疗效果、预测康复时间、估计治疗费用、住院时间等多个方面,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的创伤患者伤情严重度的评价工具。
【适用范围】
损伤严重度评分量表适用于评价损伤严重度和生存概率之间的关系。
【评分内容】
损伤严重度评分量表把人体区域分为6个部分进行评分(见表3-4-9),即头颈部(包括颅骨和颈椎);面部(包括口腔、眼、耳、鼻和面骨);胸部(包括膈肌、肋骨和胸椎);腹部(包括腰椎和盆腔脏器);四肢/骨盆(不包括脊椎);体表(包括任何部位的皮肤损伤)。损伤严重度评分量表得分是取身体上3 个最严重损伤区域的最高AIS值的平方和,总分为0 ~75,得分低于16为轻伤,16及以上为重伤;25分及以上为危重伤,病死率极高。当简明损伤评分量表得分为6时,则损伤严重度评分量表自动确定得分为75 分。
【应用现状及评价】
损伤严重度评分量表是相对客观和容易计算的评分工具,目前已被世界所公认并广泛应用。但是,该量表不能反映伤员的生理变化、年龄、伤前健康状况对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影响,以及对身体同一区域的严重多发伤权重不足。
表3-4-9损伤严重度评分量表
续表
续表
(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