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ua 风险评估量表
【概述】
与适用于外科患者的Caprini量表对应的则是意大利学者Barbar教授研发的关于内科住院患者的Padua 风险评估量表。评估的时间一般为患者入院当天即采用该量表进行评估。
【适用范围】
Padua 风险评估量表适用于评估内科住院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病风险。
【评分内容】
Padua风险评估量表共计11个评估条目(见表2-4-4),包括恶性肿瘤、肥胖、中风/急性心肌梗死等项目,每个项目对应相应的内科疾病,每个危险因素根据危险程度评为1~3 分。将各条目总计得分进行血栓危险分层,小于4 分为低风险,4 分及以上则为高风险。
表2-4-4 Padua 风险评估量表
【应用现状】
国外多所医院研究机构充分肯定了Padua 风险评估量表预测内科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相关性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即评分越高,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越高,且出现静脉血栓的后果严重程度也越高。周冰荣等研究发现,Padua风险评估量表用于预测非手术肺栓塞症高危人群的价值有限,需进一步研究进展性肿瘤、肥胖、急性感染/风湿疾病、年龄满70岁与深静脉血栓的关系,对提高Padua 风险评估量表的预测准确性可能有一定价值。一项关于Padua 风险评估量表与急性病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前瞻性研究证明该量表可有效预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并依据风险等级实施预防可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但国外有一些专家认为不能单纯依靠Padua 风险评估量表的评分划分高低风险分组,并据此依据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刘晓涵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Padua 风险评估量表的预测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和指南推荐存在一定的差异。Padua 风险评估量表的有效性在我国还没得到充分的验证,在我国的应用也并不十分广泛,未来需要有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来验证其对我国内科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风险预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评价】
Padua 风险评估量表可较好地评估重症监护室患者静脉血栓患病的危险程度,而且可量化静脉血栓不同的危险等级。但该量表依赖于多项检查结果,且某些检查时间较长才会出结果。另外,由于欧美国家的肥胖患者比例高于中国,且根据科学实践研究肥胖也的确是发生静脉血栓的高风险因素之一,很多国外专家学者研制的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均将肥胖作为评估指标,但中国对于肥胖的定义为(BMI高于25),因此Padua 风险评估量表中肥胖(BMI 高于30)对于我国住院患者静脉血栓的评分权重可能不适用。
(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