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方式问卷
【概述】
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付方式,则心理损害的危险度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2倍。应付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应付方式问卷主要测评个体面对应激事件时的应对方式、行为特点。该问卷由肖计划、许秀峰参照国内外评估应付和防御时所用的问卷,结合汉语言特点及中国处世的一些行为习惯编制而成。
【适用范围】
应付方式问卷适用于:文化程度在初中或初中以上;年龄在14岁以上的青少年或成年人;除痴呆和重性精神病之外的各类心理障碍患者。
【评分内容】
应付方式问卷是自陈式个体应付行为评定量表(见表4-4-3),包括6个分量表共62 个条目。根据每个分量表组成条目的内容,分别被命名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各分量表的条目数见表4-4-4)。被评者独自完成问卷,答完问题后,当场收回。每个条目有2 个答案—— “是”和“否”。如果选择“是”,则请继续对后面的“有效”、“比较有效”、“无效”作出评估( “有效”、“比较有效”和“无效”的回答不计分,仅供该项应付行为对受检者的价值和意义的分析解读用);如果选择“否”,则继续下一个条目。注意评定的时间范围是指被评者近半年来的应付行为状况。
分量表粗分计分方法:将组成分量表的每个条目得分相加,即得到该分量表的量表粗分。分量表的因子分计算方法:分量表因子分=分量表粗分/分量表条目数。
表4-4-3 应付方式问卷
续表
续表
表4-4-4 应付方式问卷分量表及条目构成
注:各分量表条目没有“-”,为正向计分,选“是”得1分;有“-”则为反向计分,选“否”得1分。
【应用现状及评价】
应付方式问卷可以作为不同群体的应付行为研究的标准化工具之一,用于不同群体应付行为类型和特点研究,为不同专业领域选拔人才提供帮助;用于不同群体应付行为类型和特点研究,为培养人才提供帮助;用于各种心理障碍的行为研究,为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提供指导;用于各种有心理问题人的行为研究。
由于良好的应付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从而起到心理平衡、保护精神健康的作用。因此,评估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应付行为,有助于为心理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发现,个体使用的应付方式一般都在一种以上,有些人甚至在同一应激事件上所使用的应付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每个人的应付行为类型仍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构成了6种应付方式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组合与解释如下。
(1)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型):这类受试者在面对应激事件或环境时,常能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成热的应付方式,而较少使用退避、自责和幻想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成熟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2)退避自责(不成熟型):这类受试者在生活中常以退避、自责和幻想等应付方式应付困难和挫折,而较少使用解决问题这类积极的应付方式,表现出一种神经症性的人格特点,其情绪和行为均缺乏稳定性。
(王贵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