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概述】
现代手术发展日新月异,高难度手术、微创手术的开展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减少了手术创伤,但手术时间也相应延长,患者较长时间处于同一种体位,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全麻手术时由于患者长时间处于强迫体位、知觉丧失等原因导致压疮的风险大大增加。有资料报道,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是手术时间大于2.5小时,时间超过4小时且每延长30分钟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增加33% 左右。因此,压疮评估是预防全麻术中发生压疮的关键,但临床医护人员凭经验或使用一般的量表来评估其风险,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了制定一套较为准确、科学评价指标评估压疮危险因素和指导临床压疮预防和护理工作,钱维明等于2013年参照Braden评估量表和Waterlow量表自制了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结合临床实践筛选出外科手术患者容易发生手术压疮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通过专家咨询和德尔菲法进一步验证,编制了汉化版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适用范围】
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适用于全麻手术患者的术前压疮评估,可确定全麻术中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评分内容】
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包含患者因素、手术因素和麻醉因素3个维度,分为年龄、体重指数、活动能力、手术体位、手术预计时间、失血量、术中施加外力、麻醉方式、受压点皮肤类型、神经感觉障碍10个条目(见表2-1-13)。每个条目根据实际权重分别赋0~8分,分值越高说明发生压疮的风险越高;总分高于11 分为危险,高于15分为高度危险,高于19分为极度高危。
表2-1-13 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备注:①带“*”标志的项目,其分数可累加;②受压点皮肤类型项目中,多个受压点中取累计分值最高的,脸面部(包括耳廓)正常皮肤受压点以“菲薄”2 分起计,“变色”指受压引起的皮肤病变。
【应用现状】
目前,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部分医院的手术患者中进行了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同时,该量表未在其他患者中进行验证,有一定的局限性。
【评价】
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克服了既往手术室护理人员使用普通量表或仅凭借经验评估手术压疮的风险,具有准确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的特点,是手术室压疮护理科学的评价工具。
【应用举例】
黄利香等采用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手术患者在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估。护理人员可通过评分结果预测压疮危险性、程度及高危因素,从而提前采取有针对性、可预见性、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降低压疮的严重程度,最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王英丽等对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戴靖华运用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客观评价患者病情,运用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术中各种危险因素对手术压疮形成的影响,在预防压疮和管理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袁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