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文化量表
【概述】
医疗保健组织具有事件报告的文化,这些文化使一线专业人员能够坦率地报告事件,公开学习错误,有效地处理事件并全心全意地致力于安全和质量。与组织文化一样,事件报告文化代表了一组专业人员之间的共同价值观、信念和原则,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组织沟通、社会关系及报告事件(如错误、不良事件和临近事件)的个人行为和动机,而且这种文化鼓励一线从业者增强安全意识并认识到人类的脆弱性,同时培育一种非惩罚性的学习文化和报告的意愿。大多数事件得到护士的认可和报告,这些护士占医疗保健医护人员的40%~60% ,并且在保障患者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护士指出安全事件漏报是由于临床环境中不利的文化和组织因素造成的。
护士对组织文化的看法及这些看法影响事件报告的方式值得深入探讨。这种探索可以提高自愿事件报告的质量,并为政策和实践的变化提供信息。一直以来,医疗机构采取了各种举措包括改变领导层、政府政策、研究经费、质量管理和医院认证程序,以改善患者安全和事故报告文化。但是,官方报告指出医务人员低估了医疗错误和报告不足的问题。护士漏报的因素包括繁琐的报告过程、害怕报复、管理人员的不支持态度、怪异的文化及对报告数据产生的系统纠正的不信任感。这些因素受传统的专业文化和组织运作文化的影响,是报告文化的体现。对报告文化的一种适用和有效的度量可以提供对事件报告的组织文化的宝贵见解,并且可以帮助减轻护理工作场所中报告不足的问题。基本上,报告文化取决于患者安全文化,通常被视为亚文化或患者安全绩效的指标。因此,很少单独和彻底地检查报告文化。
在中国台湾,两种公认的翻译工具——安全态度问卷和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被公认为是有效的衡量方法。但是,它们的维度结构不能完全捕捉报告文化的特征,例如在给定的工作环境中共享的信念、价值观和看法。此外,研究表明,医护人员对事件报告的态度和行为因专业学科而异。这表明护理人员对事件和报告的看法取决于他们的传统专业文化、工作特征和实践环境。然而,关于一线护士在多大程度上将事件报告现象视为其工作环境的一部分的信息有限。在探究中国台湾医院护士感知的报告文化之后,Chiang等于2011年编制了通报文化量表(Incident Reporting Culture Questionaire,IRCQ)。
【适用范围】
通报文化量表适用于医护人员对通报文化感知的研究。
【评分内容】
通报文化量表从差错中学习、及时反馈、惩罚性组织管理氛围、匿名性或系统导向性4个维度共20个条目评价护士对通报文化的态度(见表1-5-6)。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1~5分。
【应用现状】
目前通报文化量表的应用较少,多被当作研究报告不良事件的测评工具。
【评价】
通报文化量表具有令人满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不同专业领域可根据具体运用环境对量表条目进行适当修改后,广泛运用于医护人员对通报文化感知的研究。项目修改后,需要对不同的医疗专业人员进行进一步的现场测试。
表1-5-6 通报文化量表
【应用举例】
孙晓等对不良事件的测评工具进行研究,从必要性和科学性角度分析和构建适合中国文化特点的测评工具,为改善医护人员报告行为、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改善安全文化氛围。
(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