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
【概述】
工作压力既包括压力源和压力结果,又包括压力的一系列作用过程,是个体与情景动态交互的系统概念。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是指能够引起压力反应、干扰人体恒定状态的所有内外环境的变化。不同职业的压力源是不同的,但也有很大的相似性。综合起来看,研究者主要从4方面认定工作压力源:组织的特点、工作本身的特点、家庭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而持续高水平的压力会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给自身及组织都会带来消极影响。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工作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的危险。认识护士工作中的压力源是护士压力管理的重要前提。美国护理心理学家Grey-Toft与Anerson的护理工作压力量表和英国护理学家Wheeler与Riding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是国外目前最常用的两个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李小妹等人参照这两个量表,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重新设计,并请教多国护理专家进行修订,最终形成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本节主要介绍李小妹编制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
【适用范围】
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适用于评估我国护士的工作压力水平。
【评分内容】
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由35个条目组成,包括:①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②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③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④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⑤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5个方面(见表1-1-10)。
表1-1-10 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
续表
【应用现状】
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是国内目前最常用的评估工作应激源的量表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评估。
【评价】
研究显示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除结构效度需要做进一步的修订外,信度及效度较好,能够真实而稳定地反映出与护理职业关系密切的工作压力源。
【应用举例】
周雨诗等人为了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非在编护士工作压力源、心理授权对离职意愿的影响,为管理者实施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于2018年1~8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以上海市5 家三级医院和2家二级医院的675名非在编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心理授权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非在编护士的工作压力源量表总均分为(2.81±0.71)分,心理授权量表总均分为(3.60±0.57)分,离职倾向量表总均分为(2.52±0.57)分;非在编护士工作压力源与离职倾向成正相关(r=0.431,P <0.01),心理授权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r=-0.360,P <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工作压力源对离职倾向( λ=0.32,P <0.01)、心理授权( λ=-0.48,P <0.01)有直接效应;心理授权对离职倾向有直接效应( λ=-0.25,P <0.01);工作压力源通过心理授权对离职倾向产生间接效应( λ=0.12,P <0.01);工作压力源与心理授权共解释非在编护士离职倾向23.8 %的变异量。最后得出结论为工作压力源与心理授权对非在编护士的离职倾向有一定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非在编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提高其心理授权能力,从而降低其离职意愿,稳定非在编护士队伍。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