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概述】
TISS及其衍生出的TISS-76、TISS-28、九等护理人力使用评分等量表(NEMS)主要是从机体的重要功能角度出发来测量护理干预的强度。而重症监护室护理的核心不仅包括护理活动的评估、TISS及NEMS所反映的直接护理干预项目,还应将帮助患者应对由疾病、治疗导致及病程经历所产生的各种健康问题纳入其中,并将患者亲属或其他重要关系人员的需求及患者自身除生理需求以外的其他需求均考虑在内。2000年,芬兰护理专家Pyykk对奥鲁大学医院的外科手术后监护室、综合性重症监护室、心脏内科监护室这三个成人监护病房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评估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ntensive Care Nursing Scoring System,ICNSS),用于促进重症监护室护理实践过程中的信息交流并测量其护理工作负荷量。2006年,裴先波等人翻译并修订了该量表,并对其信度、效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ICNSS的16个问题较全面地反映了重症监护室直接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是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量评估的有效工具。同时,该量表各条目和评分内容的效度指数均大于0.80,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为0.83,各问题的内部一致性为0.62~0.76。ICNSS的核心是应用评分表计算护理工作量,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将总的工作量合理分配给每名护士,必要时增加护士数量或采用弹性排班制度。
【适用范围】
ICNSS适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量的计算。
【评分内容】
ICNSS是指独立于医嘱之外、护士职责范围内的干预措施,包括了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应对健康问题进行的自主干预措施,如体位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指导、支持鼓励、与家属的沟通等。具体评估项目为:与患者相关的15 个健康问题及与患者家属或重要关系人员相关的护理问题;与重要功能异常有关的问题;与疾病、治疗引起的限制有关的问题;与病程经历而引起的患者体验有关的问题;与亲属或重要关系人物的不良应激有关的问题(见表1-2-5)。
每个问题的护理干预评分分为四个等级,1分——预防性护理,即患者有潜在的健康问题,检查未发现临床症状或体征,通过护理干预维持机体的重要功能,预防潜在的健康问题发展为实际问题;2分——支持性问题,即患者症状轻,表现为单一的症状或体征,通过护理干预支持各项重要功能,协助患者通过自己的能力应对因疾病、治疗、病程带来的轻度的健康问题;3分——补偿、缓解性护理,即患者病情严重,表现为多项临床症状与体征,通过护理干预补偿重要功能,减少和减轻因疾病、治疗、病程带来的健康问题,患者需要比2分水平更多的、更有效的、更耗时的护理干预;4 分——代偿、救助性护理,即患者病情极其危重,明显表现为多种不同的、比3 分水平更严重的症状和体征,并引起了其他的健康问题,通过干预代偿重要功能,几乎采取了所有的护理干预来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分别对每个健康问题进行护理干预评分评估,最终通过计算总和即为总护理工作量,总分为16~64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病情越重,护理工作量就越大。当护理工作量评分在16~22分时,合理的护患比为0.5 ∶1;23~32分时,合理的护患比为1 ∶1;33~40 分时,合理的护患比是1.5 ∶1;大于40分时,合理的护患比为2 ∶1。
表1-2-5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应用现状】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近年来多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层护理的评价中。研究显示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能够巩固重症监护室治疗和护理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治疗成本,有利于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护理的效果。同时,将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与分层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能有提升护理质量,对于患者及护理人员都能实现双赢。
【评价】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优势在于简单易懂,实际时间短,也可随时调整评价时间,及时反映护理工作量。该量表在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和护士满意度方面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缺陷在于量表的检验是基于与其他量表进行比较,相关性不够,因此难以得出确切结论,并且由研究者或护理人员进行可靠性评估,变量给出的评分由研究者主观判断得出,可靠性稍低。量表在应用过程中,临床护理人员和量表研发者双方评分结果不一致则导致量表中某些问题的评分效度较低。另外,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研究的是8小时班制,而现在国内普遍采用的是12小时班制,这可能带来研究结果上的偏差。
【应用举例】
陈敏将分层护理与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相结合,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采用这一方式进行护理,评价其效果并分析该种方式对护士的影响。将2017 年1月至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80 位住院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 年10月至2018年6月的80 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由20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观察组应用分层护理与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相结合方式实施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时间的护理结果及护理质量,并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在方案实施前后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护理第3 天和第5 天,对照组的多项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同时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文书质量等方面各维度评分也明显高于观察组。最后得出结论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采用分层护理与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相结合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提升护理质量,并对患者的行为、状态等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童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