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模拟量表
【概述】
疼痛评估工具主要分为单维度评估工具和多维度评估工具两大类。单维度疼痛评估工具单纯依靠患者主观评价其疼痛感受;而多维度疼痛评估工具除了依靠患者主观评价外,还会加入对其行为或生理指标的客观观察与评价,综合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分,从疼痛程度或空间时间分布等多方面进行描述。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是一种常用的单维度疼痛评估量表。最早是1976年由Sehtt和Huskisson两位教授发明了一种直尺:在一条长100 mm疼痛直尺上用0 端代表无痛,100代表程度最剧烈的疼痛;让患者自行在疼痛直尺上0~100之间的某个位置做标记代表自己目前的疼痛程度,然后测量从刻度0到患者标记位置的长度就代表患者目前的疼痛程度。后来该评分方法被简化为0~10 cm十个刻度,分别用0 端代表无痛、10端代表最剧烈的疼痛。
【适用范围】
视觉模拟量表广泛用于患者疼痛程度评估(自评),包括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常用于具有一定认知能力的对象,部分老年人、儿童特别是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对象使用视觉模拟量表的应答率偏低。
【评分内容】
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估直尺刻有0到10的刻度,0刻度代表完全无痛,从0刻度向10刻度,疼痛程度越来越重,10 刻度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图3-6-1)。由患者在直尺上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刻度位置用笔做出标记,评估者测量从0刻度到患者标记间的长度,以此作为患者疼痛程度评分。通常认为10分为最剧烈疼痛,7 ~10分(70~100 mg)为重度疼痛,4 ~6分(40~60 mg)为中度疼痛,3分(30 mg)以内为轻度疼痛,0为无痛。2003年个别学者对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分级建议调整为:75~100 mg代表重度疼痛,45~74毫克代表中度疼痛,5~44mg代表轻度疼痛,0~4mg代表无痛。
图3-6-1 视觉模拟量表
【应用现状】
视觉模拟量表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性疼痛评估与管理中,特别是作为各种镇痛干预措施效果比较时重要的观察指标。唐炼等在评价某止痛药在骨折术后急性疼痛患者镇痛效果时使用视觉模拟量表作为观察指标;黄为阳等将视觉模拟量表用于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评估。Ali 等对肌肉骨骼损伤急诊患儿(平均年龄11.9岁)的疼痛进行管理时使用视觉模拟量表作为评估工具。另外,视觉模拟量表不仅应用于疼痛评估,还可以作为一种广泛运用的心理学评估方法。早在应用于疼痛评估前,视觉模拟量表还用于呼吸困难程度的主观评价等,是各类客观评价的重要补充。
【评价】
视觉模拟量表方法简便,快速高效,是使用较为广泛的疼痛评估量表之一。但是视觉模拟量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视觉模拟量表是一种较为抽象的量表,在使用前需要评估者充分解释疼痛直尺使用方法,向患者说明视觉模拟量表与真正疼痛的关系;也要患者具有一定的逻辑认知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充分理解评估直尺不同刻度代表的含义。因此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或老年人或者儿童的正确应答率较低,使用前有必要了解患者的逻辑认知和抽象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视觉模拟量表不适合用来比较不同患者间的疼痛程度,但可以通过比较视觉模拟量表得分差异了解患者自身疼痛程度的变化,但是视觉模拟量表得分的差异不能等同于临床意义差异。
【应用举例】
Hiroshi Takahashi 等人在2010 年4 月到2016 年4 月期间招募了74 位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这74 位患者的腰椎管狭窄症都由两位脊柱外科医生通过神经系统表现、下腰部疼痛症状及放射检查结果确诊。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50 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单侧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术前、术后6个月、1 年和2年随访时使用视觉模拟量表测量患者下腰背部疼痛,且每次测量均包括运动、站立、坐姿3 种姿势下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通过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多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了单侧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对于缓解受试者下腰背部慢性疼痛的效果,研究中患者Oswestry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影像学变化也同时被观察测量和比较,以研究干预措施效果。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视觉模拟量表在该研究中的评估价值。
(张建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