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se 跌倒评估量表
【概述】
Morse跌倒评估量表(Morse Fall Scale,MFS)于1989年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Janice Morse 教授等研制。2010 年学者周君桂将该量表应用于我国老年住院患者中验证其信度、效度,将其修订成中文版。2014 年学者王文兰等对Morse跌倒评估量表进行修订,内容包含生理、心理、病理、生物力学、住院环境5个维度。Morse跌倒评估量表有明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公认的专门用于测量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标准评估量表,已经在全世界各个医院广泛使用。
【适用范围】
Morse跌倒评估量表用于预测跌倒可能性,广泛应用于各个医疗场所,适用于成年人群,不适用于儿童和孕妇。
【评分内容】
Morse跌倒评估量表由6个条目组成(见表2-3-1),总分125分,得分越高表示跌倒风险越大。评分大于44分为跌倒高风险;25 ~44分为中度风险;小于25分为低风险。
评估时机:①患者入院或转科时评估;②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评估;③口服可能导致跌倒的药物时(如降压药、降糖药、麻醉剂等)评估;④患者发生跌倒后评估;⑤得分大于24分时每天评估一次。
表2-3-1 Morse 跌倒评估量表
【应用现状】
Morse 跌倒评估量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可适用于急性疾病护理和长期慢病护理,包括急诊科、内科和外科住院病房、老年科、康复科、居家照护和长期照护机构等。该量表在国内外应用时都有较好的信度、效度,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信度、效度也是不同的,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科室的实际情况,合理、正确的设置跌倒高风险的临界值,最大的发挥该量表的预测价值。
【评价】
Morse跌倒评估量表条目少,问题简单,且易于被评估者理解,测试花费时间较短。
【应用举例】
吴茜等学者发现全国55.3% 的医院使用电子版的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其余使用纸质版评估量表,呼吁减少手工合计错误,完善电子护理文书记录。周君桂等学者发现社区护士和老年专科护士比较,评估准确率偏低,容易低估住院患者跌倒风险。李洁峰等学者发现护士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容易漏掉跌倒风险评估,对住院患者跌倒风险预见性不够。
(刘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