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风险筛查
【概述】
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2002是以Kondrup为首的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ESPEN)工作小组根据近20 年来在国际发表的128个RCT系统评价而开发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是国际上第一个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开发的,为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得工具,其信度和效度均已得到验证。
【适用范围】
201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临床营养风险筛查(WS/T427-2013)》 规定:营养风险筛查适用对象为年龄18~90岁、住院过夜、入院次日8 时前未进行急诊手术、神志清楚、愿意接受筛查的成年住院患者。
【评分内容】
评分内容见表3-8-2 和3-8-3。
表3-8-2 营养风险筛查(首次营养筛查)
注:①国人BMI正常值下限为18.5,因此对中国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时,应询问BMI是否小于18.5;②以上任一问题回答“是”,则直接进入第二步营养监测。所有的问题回答“否”,则每周重复筛查1 次。即使是患者对以上所有回答均为“否”,若患者拟行腹部大手术治疗,仍可以指定预防性营养支持计划,以降低营养风险。
表3-8-3 营养风险筛查(最终营养筛查)
注:①对营养状况受损的评分。以上3项问题任一项符合即为其分值,几项都有取其最高分。
②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分及意义。1分,患者虚弱但不需卧床的,或者因慢性疾病及并发症诱发住院治疗,如蛋白质需要少量增加时,可以通过食用蛋白质来补充。2 分,患者暂时需要卧床,如腹部大手术后。蛋白质需要量相应增加时,大多数人仍可通过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得到恢复。3 分,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依靠机械通气支持。蛋白质需要量明显增加时,而且又不能通过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补充,只有通过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可使蛋白质分解和氮丢失明显减少。
【评价】
营养风险筛查操作简单、不耗费医疗、时间花费少且操作者不用接受过多培训;其有一定的局限性:患者卧床无法测量体重,或者有腹水、水肿等影响体重测量的因素;患者意识不清无法回答评估者的问题时,使用受到限制;规定疾病有限,未列入疾病需要采用“挂靠”类似疾病方法进行评分;该工具只是一个筛查工具,不作为判定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及程度。
(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