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务合作量表
【概述】
医护合作是为医生和护士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在平等、独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通过沟通协调、共同承担、共同分担形成的可靠的合作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和护士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相互帮助,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良好的医护合作关系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方满意度,减少纠纷,还可以控制医疗费用,提升医务人员满意度,减少医务人员的流失率。
随着医疗逐渐发展,医疗体制改革逐步进行,全国推行医护一体化的模式,在此基础下,如何科学有效评估医护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亟需医护合作评估工具来进行评估。国外学者对医护合作的问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然而,我国常采用的是没有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自制问卷进行医护合作的评估,缺乏成熟的可以用来评估医护合作的工具,使得评估的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可比性。
1985 年,美国学者Weiss 等编制研发了临床实务合作量表(Collaboration Practice Scale,CPS)。2002年中国台湾学者尹祚芊等将该量表进行修订汉化形成中文版的CPS。
【适用范围】
临床实务合作量表适用于评价医生和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的合作关系,问卷包括护士和医生两个版本。
【评分内容】
临床实务合作量表分为护士版(10个条目)(见表1-4-2)和医生版(10个条目)(见表1-4-3)。所有条目均采用Likert 六分制计分法,1分——从不如此,2 分——偶尔如此,3 分——很少如此,4 分——时常如此,5 分——经常如此,6分——总是如此。总得分越高,表明医护合作程度越好。按照Best 和Kahn的层次分级理论将合作总分为三个水平:低(1.00 ~2.66 分)、中(2.67 ~4.33 分)、高(4.34 ~6.00分)。
表1-4-2 临床实务合作量表(护士版)
表1-4-3 临床实务合作量表(医生版)
【应用现状】
我国缺乏统一的医护合作测量工具,国际上测量医护合作的量表广泛使用的是临床实务合作量表。
【评价】
临床实务合作量表是自我评定的量表,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不实的答案,有一定的局限性。
【应用举例】
Quinlan采用临床实务合作量表和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调查护士工作年限与跨专业合作实践的关系,结果显示护士工作年限越长,跨专业合作越好,但是合作的态度与合作实践之间无明显的关系。刘丽丽采用临床实务合作量表调查分析影响医生和护士的医护合作行为的因素,从而为提高医护合作意识和提升工作质量提供理论支撑依据。穆素红使用临床实务合作量表对医护人员进行医护临床合作行为感知的调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是为提高医生和护士的合作意识和临床工作质量,增加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代敏、童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