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损伤严重度评分量表
【概述】
新损伤严重度评分(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NISS)量表是由Osler T及Baker SP等于1977 年在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量表的基础上做了改良提出的评分方法。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量表相比,新损伤严重度评分量表不但提高了准确率,而且计算方法也较简便。
【适用范围】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量表主要适用于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病情评价。多数研究表明,新损伤严重度评分量表在预测严重创伤的程度和死亡率方面优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量表,推荐临床广泛使用。特别是在生存判断参数角度比较时,有替代创伤严重程度评分量表的可能。
【评分内容】
不同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量表在人体6 个区域选择其中损伤最严重的3 个区域计算每一区域最高简明损伤评分(AIS)值,新损伤严重度评分量表则是选择身体任何区域包括同一区域,计算3 个最高AIS值(见表3-4-2)。新损伤严重度评分量表得分范围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量表相同(1~75 分),16分以内无生命危险,16 ~30分为严重损伤,31 ~50分为危重损伤,50分以上为极重损伤;任何一个损伤AIS值达到6分,则不论其他损伤情况如何,新损伤严重度评分量表分值自动确定为75分。
【应用现状及评价】
在预测预后方面,新损伤严重度评分量表不但提高了准确率,而且计算方法简单,在预测的全过程中提供了较创伤严重程度评分量表更好的拟合度,因此推荐用新损伤严重度评分量表替代创伤严重程度评分量表作为创伤评分的标准。最新研究表明,新损伤严重度评分量表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量表相比,在判断严重创伤患者在是否需要插管、机械通气和机械通气时间等方面有更高的准确度。新损伤严重度评分量表可有效避免创伤严重程度评分量表评分仅可反应同一解剖区域一处最严重损伤部位的不足之处,具有计算简化、预后判断准确率较高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判断多发伤患者病情过程中取得显著效果。
【应用举例】
表3-4-2 某成年多发伤患者各部位AIS 值及NISS 得分计算表
(代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