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密顿焦虑量表

第二节 汉密顿焦虑量表

【概述】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由Hamilton于1959年编制,是精神科临床中医生评定的常用量表之一,包括14个项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将其列为焦虑症的重要诊断工具,临床上常将其用于焦虑症的诊断及程度划分的依据。

【适用范围】

汉密顿焦虑量表主要应用于评定神经症及其他患者的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

【评分内容】

汉密顿焦虑量表应由经过训练的两名评定员进行联合检查测评,采用交谈和观察的方式,测评结束以后,两评定员各自独立评分,完成一次评定需10~15 分钟。如果需要比较治疗前后症状和病情的变化,则于入组时,评定当时或入组前一周的情况,治疗2~6 周进行再次评定,作以比较。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内容见表4-1-2。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法,评分为0~4分,无症状0分、轻微1分、中等2分、较重3分、严重4分。总分超过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超过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超过14分,肯定有焦虑;超过7 分,可能有焦虑;小于7 分,没有焦虑症状。14项版本的分界值为14分。

表4-1-2 汉密顿焦虑量表

【评价】

汉密顿焦虑量表是一种临床和研究工作中使用时间最长,用得最多的医生用焦虑量表。能很好衡量治疗效果,对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进行比较。该量表评定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焦虑症,但对于估计各种精神病时的焦虑状态不太适宜。

【应用举例】

于均涛为研究药物联合正念减压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的效果,收集了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入院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76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精神科心理指导及系统药物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正念减压疗法,治疗时间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得分。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SAS、SDS、HAMA总分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SAS、SDS、HAMA总分均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PSQI各因子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是药物联合正念减压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更能缓解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睡眠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