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Rankin量表
2025年08月10日
第三节 改良Rankin量表
【概述】
Rankin量表由Rankin 在1957 年首次设计的,用于脑卒中结局测量研究。在较少的几个残障评定量表中,该量表是著名的一个。1988年,Warlow为了英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研究(UK-TIA),结合失语和认识的内容对Rankin量表做了一些修改,形成了改良Rankin量表。
【适用范围】
改良Rankin量表适用于衡量脑卒中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评分内容】
改良Rankin量表分为6个等级(见表3-10-21)。
表3-10-21 改良Rankin 量表
【应用现状】
改良Rankin量表是用来衡量患者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需注意的是该量表仅考虑脑卒中以后发生的症状。如果患者无需外界帮助,可在某些辅助装置的帮助下行走,则被视为能够独立行走。如果两个级别对患者似乎同样适用,一步提问亦不太可能做出绝对正确的选择,选择较为严重的一级。并且进一步提问亦不太可能做出绝对正确的选择,则应选择较为严重的一级。
【评价】
改良Rankin量表评定的是独立生活水平,通过询问患者的室内外日常生活活动情况,经过综合判断完成。不仅能评定脑卒中患者的全部独立生活能力,也通过参考发病前的情况,增加了新领域的内容。缺点是对住院患者进行残障评定是困难的,应在出院后恢复进行。虽然修订的改良Rankin评价信度有所提高,但仍需进一步改善。
【应用举例】
李宏建在《缺血病变部位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的影响》 一文中提及,既往研究表明,缺血病变体积可能是预测缺血性卒中功能转归的有用替代指标,但应结合病变部位加以考虑。以往使用的感兴趣区域(ROI)方法存在若干缺点,结合改良Rankin量表应用更有效。
(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