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威廉·冯特(William Wundt,1832—1920)出生于德国曼海姆城(Mannheim)附近的尼卡拉(Neckarau)地区,父亲是位牧师。冯特的父亲潜心于宗教事业,无暇顾及儿子的教育,因而他把对冯特的教育托付给了一位叫弗伦德里西·缪勒的老师。冯特同这位老师吃住在一起,很少见到父母,因而养成了一种孤独和沉静的性格,并培养了一种深思熟虑的习惯。1851年,他前往德国杜平根(Dubingen)大学学习,专业是医学,但是他对生理学的兴趣要浓于对医学的兴趣,向往着成为一名生理学家。第二年,他转往海德堡大学。在这期间,他的父亲去世了,这样一来,他不得不继续从事医学的学习与工作,以便于养活自己。大学毕业以后,他留在海德堡大学从事生理学的教学工作。1856年,冯特收到有着“实验生理学之父”之称的约翰内斯·缪勒教授的邀请,前往柏林大学缪勒的实验室研习高级生理学。从1857年开始,冯特在海德堡大学担任生理学讲师,第二年又担任了著名感官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的实验助手,1864年升为副教授,开设了“自然科学的心理学”讲座,以后又更名为“生理心理学”讲座。在此期间,冯特开始产生以实验生理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问题的想法,试图把传统的哲学心理学改造成为独立的实验科学。
在冯特的学术生涯中,冯特曾经得到过几所大学的邀请,最终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扎下根来,1875年担任了莱比锡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并在1889年担任了莱比锡大学的校长。他在莱比锡大学工作了45年,1920年去世。
在莱比锡工作期间,精确地说是在1879年,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国际上公认莱比锡大学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是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1881年,冯特创办《哲学研究》杂志,专门用于刊载心理学的实验报告。在莱比锡,冯特培养了大批学生,其中一些学生成为国际著名的心理学家、如美国心理学家,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卡特尔,美国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的斯坦利·荷尔,构造主义心理学家铁钦纳和二重心理学家屈尔佩等等。另外,各国的学生也前往莱比锡学习心理学,包括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这些学生回国以后,建立了各自的心理学实验室,从而为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