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的是直接经验,即意识。那么,怎样研究意识呢?冯特认为各种意识状态无不以复合的形式出现,因此为便于研究,首先要把意识分析为最基本的意识状态,即心理元素。必须指出,冯特一直主张意识为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尽管意识过程可以看成是由各种心理元素组成,但这些心理元素本身也是一种过程,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个,即感觉和感情。

感觉由作用于感官的刺激所引起,它具有强度和性质两种特性,依照强度和性质的不同,可对感觉进行分类,如温觉、冷觉、光觉、触觉等等。不同感觉的复合构成知觉的观念,对于外在客体的感觉总是以知觉的形式,而不是以纯感觉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的。感知同外部世界相联系,它们代表着直接经验的客观方面。但是在心身平行论观点的指导下,冯特又认为感觉经验和外部刺激引起的中枢神经兴奋是两种平衡的现象,后者并非前者的原因,前者也并非后者的结果;在这里,冯特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因为一方面说感觉由作用于感官的外部刺激所引起,另一方面又说感觉经验与外部刺激引起的中枢兴奋是两种平衡的现象,那么感觉经验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另一个基本的心理元素是感情。感觉是直接经验的客观方面,感情则是直接经验的主观方面,它伴随感觉而产生,是感觉的主观补充。但感情并非像感觉那样同外部世界发生关系,它仅仅是感觉的伴随物,如当我们看、听、尝、触时所产生的主观感觉。冯特强调感情的主观性是正确的,但因此而割断感情同外在世界的联系则成为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冯特认为感情同感觉一样也具有强度和性质的特点。但冯特又认为感情还具有三个维度,即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兴奋—抑制。每一特定的感情都是这三个维度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例如,某种感情可能由愉快、紧张和兴奋构成,另一感情则可能由不愉快、紧张和抑制组成。感情是动态的,它既可能在单一的维度上发生变化,也可以在三个维度之间发生变化。例如,最初的瘙痒可以是令人愉快的,随着瘙痒程度增加,逐渐令人感觉紧张和激动,再继续增加强度则会令人感到痛苦。

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这种研究方式明显是受了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但是冯特超出了联想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水平。他并没有因心理元素的分析忽视意识的整体性。冯特是用联想、统觉和几种心理复合的规律来加以说明意识的整体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