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结性评论;不朽的问题

§1 总结性评论;不朽的问题

在论人类和动物心理生活的这些演讲的开端,我们倾向于把我们来自于外部的考虑建立在心理本质这一坚实的概念基础上,并以形而上学心理学家(metaphysical psychologist)的方式使经验事实与这种概念达成一致。相反,我们把熟悉这些事实看做主要任务,而且,除了借助那些由内省所提出的假设和那些由实验和主观观察所提出的假设之外,我们不需要求助于任何其他假设,并试图建立可以归之于心理现象的规律。

但是,既然我们已经接近完成我们的任务,对我们而言,关注一下我们所搜集到的事实,并考虑对于心理学的最后问题应给予什么样的应答似乎是绝对必要的。我们走过的路并没有被任何形而上学的指路星所照亮。结果是什么?是否可以拒绝回答这些问题?它们是否超越了人类知识的限度?或者,关于它们,实验心理学是否有什么东西可说?这些东西可以被作为求助于实验的没有任何偏见的问题而相信和接受。

确实,存在一个思辨心理学(speculative psychology)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把它作为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予以排除。这不仅是因为它超越了心理的经验主义学说的范围,而且也由于它根本没有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它是在我们的意识生活之前或之后的心理条件问题,这个问题在心理学中几乎没有什么地位,就像世界的“创造”在物理学和天文学中没有什么地位一样。我们希望能够根据我们关于宇宙的知识材料去构筑一个概念大厦,在这座大厦中,超感觉的世界客体转化为知识客体——这种希望总是证明为那些致命的幻觉中的一种,从这种幻觉中,信仰和知识都不能获得任何东西。

如果你需要证实这个问题,你可以在这个不朽的问题上花费一点时间,因为这是形而上学心理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把个体心理的不朽性置于所有怀疑之外是必要的,这使继续强调其实质的简单性成为必要。而且,最后的事例导致了赫尔巴特形而上学的逻辑极端,在其中,我们具有内容相对不变的简单性质的心理原子——这些都是赫尔巴特的原话——它具有可以与简单的感觉性质如“蓝”或“红”相比较的不变的内容。这种心理实质的不朽性如何与物质原子的不朽性不同?是否还有更好的东西?

经验主义心理学的一个目标是要解释我们心理生活现象的相互联结。经验主义心理学必须拒绝提供任何超感觉的心理存在的信息。与此同时,也有权利提出这个问题,即它是否至少可以间接地涉及这个问题。在由几门科学所积累的整个知识上,我们既不能否认哲学有对心理生活之外的事情进行解释的特权,也不能否认哲学又有对心理生活之外的事情进行解释的责任。世界过程的实际特征使得我们在解决第一个问题之后再提出第二个问题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以连续发展系列的方式给我们提供的事实在经验中终止于这一点或那一点上。哲学必须超越经验,并力求达到一切科学的思想目标——宇宙的一致性理论。现在,我们的心理生活尤其是以整个发展系列的方式所呈现的,相互之间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相互联结着,并指向同一目标,这个目标是我们的直接经验所无法达到的,但是,如果允许我们假设在实验中所开始的发展在经验范围以外沿着同样的路线继续发展,我们就可以推论出其本质。哲学的目标以这种方式弥补了经验世界的不足。在如此做的时候,哲学仅把一种程序方法带入到其逻辑结论之中,这种程序方法开始于每一独立科学,并通过经验发展的特征和填补不完整知识的冲动而使其变得必要。现在,个体的心理生活处于众多心理发展的中心。个体及其所有活动和冲动被置于具有宽广的心理半径和狭窄的心理半径的心理社区之中。作为这种社区的一个成员,他最后将其所享有的那一份贡献给了人类心理成就和创造的总和。那么,所有这些强大的心理发展之流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经验自身是不能回答的;而哲学试图发现的经验观念的完善,除了经验中所提供的发展以外,再没有任何其他基础。正是在这里,心理学找到了其位置,这是为了获得有助于其观念建构的信息而由哲学所唤起的第一批见证人之一。而这对于建立任何心理事实,将是不会遭到反对的。

现在,如果我们认识到存在着现实的理想来完成这个问题,我们也就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认识到心理的连续性(continuance of mentality)——例如,无论在何处、何时能够达到,我们就应该在经验界限以外坚持心理的发展。因为,心理发展的假设可能在某个地方结束,或者被微不足道的东西所取代,当然这就意味着认识到了任何理想完成的无效性。此外,宇宙的整个心理内容就不再具有任何意义。除了大量的幻觉以外,我们还能从一般的心理生活中读到哪些含义呢?人类心理库存的不断积累使他越来越强有力地相信对深入发展的正当期待,而一切事物的目的仍将等于零。

毫无疑问,正是这种目的性哲学观念而不是任何作为个体心理本质的特殊思辨,这种思辨最终产生了不朽性观念,并使之有力量抵制哲学怀疑的攻击和对立哲学争论的力量。但是,人类总是倾向于个别地而非选择性地观察事物,并因此把这种心理发展的不朽性的一般信念转化为每一个体心理的不朽性信念,这种信念具有一切感官上的内容——这种内容只有在当前感觉生活的特殊条件下才能获得。

心理学证明不仅我们的感知觉,还有使其得以恢复的记忆表象,最初不仅依赖于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功能,也依赖于神经系统的功能,最终还依赖于整个生命体的机制的功能。这种感觉意识的连续,对于心理学来说,必然与其自身的经验事实是不相容的。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也可以怀疑这种连续性是否是一种伦理的必需品,或者,如果可能的话,实现对它的希望是否不是一种不可容忍的命运。但是,当我们背离了这种神话般的不朽观念,而转向其真正的哲学基础,经验主义心理学就没有东西去反驳它。因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宇宙心理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且并不比其更少地指向外在于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