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智力过程的区分标志
与联想有所区别的智力的意识过程的极为明显的主观标志是相伴的积极情感(feeling of activity)。引起观念的纯联想而非纯逻辑系列的最佳方法是假设最消极的态度,它可能压抑那种需要意志努力才能产生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是由积极的情感所参与的。这种积极性是什么的问题以及积极情感存在于何处的问题,我们已经在随意活动的讨论中予以答复了。考虑到其主观特征的优越性,可以把智力活动马上归入内部主观活动的概念之下,或者归入主动的统觉(active apperception)之下。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智力过程和纯心理学基础上作为观念的统觉联结的联想区分开来。当然,我们在此并不是通过一种“自由”的或“随意”的活动去理解一种无条件的活动,这超出了我们先前的讨论。这种短语仅仅意味着意识中所涉及的变化不能通过个别观念的联结来解释,而只能作为导源于在任何特定时刻我们的所有意识内容的一般倾向,作为最后的结果,也就是意识整体的先前发展。如果我们给这种整体发展的结果冠以“自我”(self)的名称的话,我们必须把这种自我看做是所有智力活动过程的原因。
这些考虑不言而喻地表明,这些内部过程将其自身的起源归之于其中的主观关系的范围可能变化很大。当然,没有一种兴奋能够马上影响到我们所获得的一系列倾向。对于冠以主观智力活动头衔的这种活动,必然包含一组观念,这些观念与那些直接先于它们的观念并不具有任何明显的联想关系。而且,以同样的方式,联想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智力功能。参照这一点,特别重要的是,智力观念的联结一旦形成,其自身就会进入接近关系中,并因此而使外部联想的形式得以恢复。当然,在这种情形中,不存在积极情感的踪迹,而在其他地方这种积极情感则伴随着智力过程。从统觉的思维系列向联想的这种转化是极为重要的:它在高级程度上促进了建设性的心理运作。在这种意义上,它构成了那些各种各样的实践过程的主要成分,那些实践过程逐渐地增强我们从事随意运动的能力,最初是意图问题和反映问题,作为对明确的外界刺激的恰当的机械反应。它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对于外部意志行动的完成来说,一种主观决定的介入,只有在某种特定的时刻是必要的,其详尽实施被归入实践已经完善过的机制中。而且,以同样的方式,在智力过程中的思维的积极运作变得越来越受思维流的(flow of thought)基本瞬间(essential moments)的限制,而在一切从属点上,我们的思维在除了逻辑联想的帮助而不再具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继续前进。我们越是以思维来实践,提示它们自己的中间过程就越多,并且思维不得不把更多的真正力量和能量投入到决定性的问题。
与这些主观特征统一在一起的是具有一定重要性的客观特征,它们把智力过程从联想中区分出来。在两种情形里,它们是以完全不同的时间序列特征被提供的。在相继联想中,一种观念接着一种观念,正如在一种情形里所决定的各种相似联结和接近联结的运作那样。每种特殊的观念都保持其独立性。而且,由于在一个很长的联想系列中,一种新观念必然只与原有观念的一种相联系,一般而言是最直接的观念,因此这种系列就隶属于最具变化特征的突然变化。开始和结束可能完全无关,尽管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的联结链条是完整的。与此截然不同的是,智力过程通常总是以一般观念(general ideas)开始的。这些一般观念不同于导源于同时联想的复合观念,在同时联想中,它们并不是由像时空位置一样的联结所组成的,这些联结似乎是观念的直接属性。但是,存在于其构成要素中的关系被看做是概念的决定因素,思维活动借此而对复杂的物体进行了分析。然而,这种一般观念的基础总是由联想而产生的复合观念。因此,通过联想融合和同化的手段,一间红房子的印象就产生了复合的视觉观念。当红色与房子分离时,它仅仅成为一个一般观念。因为此时属性和物体被概念地思考,而且被带入一般观念的相互关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