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人类和动物
暂且不考虑在智力过程和纯粹联想之间所存在的这些必然差异,在我们的意识中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和相互促进。这可能是很简单的,因为它们是统一发展的两个阶段。联想的职责是在意识的要素中形成多种联结,这些意识要素使我们把先前的整个经验理解为最终的心理力量,就像在随意注意的每种独立的活动中所用的心理力量一样,在此基础上,联想活动可以指向明确的智力目标的成就。所以,智力是从联想中产生的,而且反过来又通过新的联结丰富它,这些新的联结在将来将会促进思维的运用。
正是联想和智力之间的关系决定着我们对从动物的智力能力的调查中所产生的这个最终问题的回答:我们是否认为把人类与动物分开的鸿沟,也就是联想和智力在心理方面所存在的鸿沟,能够被跨越呢?
按照人类个体发展的事实,我们除了以无条件的肯定来作出应答外,几乎不能再做任何其他事情。我们应该跨越刺激智力的纯粹联想过程和实际智力活动之间的分界线,因为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历程中都曾跨越过这种界限。我们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储存联想,并逐渐发展成个体人格的心理合力,这种心理合力在自我意识、积极注意和观念的随意控制中表现自己。并且在这最后一个方面,我们尤其能够明显地追踪稳定联想的储存不断增加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情感和意动心理(conative mentality)的相应丰富。
但是,在用于人类和动物的关系时,我们的问题构成两种特殊的调查:今天所存在的动物物种或个体是否有可能跨越这种分界线?人类本身是否在其发展的某一时期能够跨越今天把他们与动物分开的鸿沟呢?
对于这两个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必须作出否定的回答,而对第二个问题则必须作出肯定的回答。从联想到智力本身的步骤无疑是心理进化过程中所采取的最漫长步骤。一旦当心理达到逻辑思维和建设性想象的水平,在它面前就展现了无限的前景,这种前景不可避免地在某一时间在文明和历史中得以实现。高等动物的任何物种通过它们的心物组织(psychophysical organization)的一般性质,要能够取得巨大进步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这种组织似乎具有如此大的决定性作用,以至于其进一步的改变也不能超越其有限的范围。也许机体世界的生存斗争将会阻止大量的不同构造的生命通过它们自己的力量而进入另一星球上的高度文明和历史存在。
对于第二个问题则应另当别论。物体发展的规律使人在到达其组织的目前阶段之前就已经超越了低级的生命形式。而且心理发展的规律使得同样的结论至少超过了可能。正如每个人在其个体发展的过程中从联想到由联想所产生的智力的意识活动中所采取的步骤那样,人类一定在世界历史的某一点上最大程度地做到了这一点。这是从野蛮到文明的第一步。而且肯定没有贬低心理发展的价值,从一开始我们就像今天看它那样去看待它——一种来自其自身的心理进化,根据心理生活的普遍规律,在由环境所设定的条件下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