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间接联想
是否有既不是感官印象又不是联想而使观念在意识中不出现的可能呢?难道这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吗?即有些幻想在没有任何已知原因的情况下进入我们的心灵,而有些幻想不具有可被发现的任何直接的先前经验的提示。
诸如此类的情况已经导致了观念的自发产生的(spontaneous origin)假设。据说,一个不明显的无中介的观念已经被其他观念抑制,而且一旦当这些观念轮到被其他观念抑制时,它就自愿地进入意识之中。当然,这些抑制过程完全是假设的。没有人感知过它们,或者甚至任何确定的事实将允许我们去推断它们的存在。此外,明显的是,这种“自发产生”的解释再次假设观念的不朽性,或至少它们以一种无意识状态存留着,在这种无意识状态中,它们具有像在意识中附着于它们的属性那样的属性,除了意识的特征之外。在这一点上,它们被它们的观念对手暂时剥夺了。这样一种假设是站不住脚的,正如我们频繁督促的那样,不应该把这种观念看做是不变的物体,而应看做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实验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种困难的钥匙。间接联想的现象,是非常容易被说明的,马上就能清楚地解释观念的“自发”产生现象。我们可以把整个事件还原为联想的情形。
把一个观察者置于一间暗室中,或者注视一间黑暗的房间。以有规律的相继性给他呈现瞬间的光刺激。首先,这个刺激系列是由a、b、c、d、e、f等组成的,在紧接着进行的第二个实验中,这些对象中的每一个都与另一个相联结,并且以这种方式,刺激系列中的每个成员都附着了一个同样的次级观念,如aA、bB、cX、d△、eA、fX等。过了一会儿,这个系列的主要字母a、b、c等再次以不同的顺序呈现,而没有次级对象A、B、X相伴随,例如f、b、a、g、e等。如果在每次印象以后有足够的时间形成联想,人们就会发现在相对大量的情形中,存在着从相同系列而来的联想观念,它们与一致的次级观念相联结。例如,e将和a联结,g和b联结等等。当主要观念a、b、c、d是熟悉物体(房子、树等等)而次级观念A、B、X、△是任意符号(如来自观察者不熟悉的语言中的字母)时,结果是极为引人注目的。在这种情形中,对联想具有有效帮助的次级观念很少能被人们记住。而且,当你问一个观察者为什么他把明确的观念e和另一个观念a联系起来,他回答他不能说明原因。如果你回想一下我们上面所说的在认识活动和再认活动中这种次级观念的效验,你就会看到我们必须在当前的情形中假设次级观念A是模糊地呈现在意识中的,并且激发了e,这是它先前与之相联结的,而这个e具有有利的频率和熟悉性,它自身就出现在意识的突出部分中。这就是说,这个过程和一种普通的联想之间的惟一区别是,在此,联想系列中的某些成员是未知的,结果,联结出现在被这些未知成员中介的地方。这种间接联想形式的发生并不少见。因此,这将被证明是正确的,即经常用它来指涉意识中自发产生的事例,从这种情形的性质来看,虽然这是惟一的例外,但我们却可以证明不能感知的中间条件的效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