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相似联想和接近联想;作为简单联想形式的认识和再认
所有这些结果是在观念要素之间有两种基本的联结形式:相似联结和接近联结,而且,在实际联想的每一情形中,两者都被涉及了。为了证明这个事实,我们的最好的求助对象就是最简单的联想情形。它们拥有展示特别清楚地区别同时联想和相继联想的条件的更大优越性,特别是与同化相区别的条件。当然,构成的基本过程在两种形式上是相同的。
同化的最简单情形是对一个物体的认识;相继联想的最简单情形是对一个物体的再认。我们把一幅画认知为一幅画,甚至在我们完全确信我们以前从未见过这幅画时也仍然如此;而我们再认一幅画是指我们记得我们见过这幅画,而且正是在以前的某个场合我们见过这幅特殊的画。认识的简单活动是一个同化的过程。当前的印象唤起了早先的观念:存在着相似联结和接近联结,但并没有把它们分为观念的相继;呈现的要素和记忆要素马上结合为单一的观念,指涉实际印象。然而,事实是,合成的观念不是一种新观念,从整体上来说,它只是一个相似的观念,以伴随着情感的特征来表达它自己,我们将此称为认识中的情感。由于情感总是具有一些观念的偏见,我们可以设想意识背景中的不确定的记忆表象,其功能是对特定印象的同化,起着这种特殊情感的理智基础的作用。
从这种认识过程发展出再认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
与认识活动密切相关的是直接的再认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没有意识到或者模糊地意识到那些联结,通过它们的帮助,才有效地到达了再认。在此,又有两种选择是可能的:首先,这种观念仅仅是由意识伴随的,它在我们的心理活动之前的某个时间或其他时间已经发生,这就是说,再认是在没有任何回忆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的。其次,虽然再认是直接的,但它包括对参与情况的回忆。我们回忆起了时间关系和空间环境,在这些时间关系和空间环境中,我们预先就对要再认的物体感到熟悉。在这两种情形里,再认活动是由情感所伴随的。这种过程的第一种形式在何处发生,一般来说是不确定的,而且可能与怀疑的情绪相联结。但是,一旦当再认观念在时间和空间中具有意识定位后,再认活动就变得明确和生动。我们可以把这种情感称为再认情感。现在,对参与情况的回忆仅仅存在于次级观念的激发中,这种次级观念在外部与先前经验中再认的对象接近。换句话说,要完成再认活动,就需要这些接近联结。
直接再认的第二种形式装备了向一般过程的第三种形式的转化——转化到中介再认。在此方面,我们从外部清楚地意识到再认是由次级观念的中介所引起的。设想你多长时间见到一个人,这个人使你在第一眼就把他当做绝对的陌生者。但是他告诉了你他的名字,而且突然之间,那张如此陌生的脸向你显示了老相识的特征,或者还有其他中介条件。你看到第三个人,你在他的公司中经常注意到他,而你的眼睛偶然落在大衣或旅行包上,这些就唤醒了你的记忆。在此又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有规则地与再认活动相联系。这种情感相对于直接再认情感,它是后来出现的并且是逐渐产生的。与此同时,你将发现它将非常生动,甚至当当前观念与先前观念之间的一致性理解还是相当不确定时。
毫无疑问,中介再认事例的发生被误认为直接再认事例的发生,原因在于我们对中介再认的辅助观念没有足够的清晰意识。因此,实验表明,在心理上很容易掌握极端的黑与白之间的三种灰色,并且要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正确地明确地直接地再认它们中的每一种也是容易的;然而,如果再插入一种灰色的话,对它们的再认就是不确定的,并且容易出现很多错误。现在,用语言称呼浓淡不同的灰色时,有三种称呼:深灰、灰、浅灰。所以,我们不难看到对再认的确切限定。我们只能假设这三种语言观念中的一种是不自觉地与三种印象中的每一种相联系,而且正是它中介了再认。一只对音乐敏感的耳朵,在经过了很长时间以后仍然能再认一种特殊的乐音,只要它具有明确的调音性能,并且在由某些音符名称标志的音节中具有其特定的位置。但是,如果采用了其他的音调,而这些音调又不能明确地与c、c#、d等名称发生联系,因此在提供了印象之后不久,再认就变得不可能了。
我们已经看到,再认的这些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进入另一种形式之中。值得怀疑的是,是否把它们看成是不同的过程,而不是把它们看成是同一过程的调整,仅仅考虑到它们的次级条件不同。例如,在各种时间要素的清晰度或时间进程方面。因此,中介再认以及具有参与情况的直接再认显然在此方面存在差异——在前者中,次级观念是首先被理解的,然后产生了与以前经验相一致的主要观念的意识;在后者中,这些次级观念只有同时与两种主要观念一致时才能被清晰理解,甚至可能更晚些。现在,对一个观念的理解与其在意识中的出现不是一回事。我们关于时间移植现象的讨论向我们表明,当a和b两种观念,快速地一个接一个地相继出现,对第二个观念b的理解要早于对第一个观念a的理解,尽管肯定a在意识中是占先的。例如,具有次级观念的明显的直接再认事实上也是一个中介再认,这是有可能的。次级观念可能在后者的情形中施加了同样的影响,虽然它们进入清晰意识的时间更长。这两种形式之间的差异必然要依赖于再认情感产生的速度。如果它仅仅是通过次级观念进入意识而被激起的,我们将它称为再认直接。如果要求次级观念的长时操作和高度清晰性,再认活动就变成中介的。
现在,如果这两种形式之间的差异还原为次级观念在效验方面的程度的差异的话,很明显是没有足够的理由把不具有参与情况的简单再认看做是一个独特的过程。如果次级观念只有在发生再认以后才能上升为清晰的意识,那么完全可能的是,一旦再认的结果开始生效,它们就完全从意识中消失,当然,次级观念的整个活动范围是辅助力量活动的范围。事实上,密切地注视一下条件,就会使可能性变成或然性。首先,直接再认发生在物体由于我们的反复体验而对我们是完全熟悉的地方。其次,发生在我们刚刚了解它们的地方,或者发生在它们对我们的情感产生了特别深刻的印象的情况下。这些就是我们对物体的迅速理解得以实现的条件,并有一种伴随的再认感情,但绝不意味着没有其他普通次级观念出现的可能性。当我们看到一个我们整天与其联系的人,存在着如此多的情境的再现,在这些情境中,我们与他相伴,因而要想使这些情境中的任何特殊情境进入清晰的意识之中都是很困难的。但与此同时,也可能始终存在着对模糊的次级观念的运作,它们将解释再认情感的出现和生动性。当我们看刚刚碰到过的人第二眼时,就有一些差别。在这种情形中的再认感情如果没有参与的次级观念的基础,就肯定不会存在。但是,这些东西的数量很少,并且彼此并不对立。因此,它们具有更确定的特征,通常也更容易被感知,如果注意指向它们的话。换句话说,这个事例中的过程显然是假设了一种直接再认的特征,惟一的原因在于,次级观念与物体的联结仍然如此密切,以至于对再认感情的激发不需要任何感知的时间。
因此,就像内省所显示的那样,似乎再认感情在我们所讨论的不同情形中具有不同的特色,在每一事例中都依赖于辅助观念的激发。但是,这些次级观念出现的时间并不总是相同的,并且这指向于同化过程和再认活动之间的另一种差别。如果一个特定印象在没有激发次级观念时唤起了早先的观念,不论是清晰还是模糊,并且没有恢复它所依赖的情感,结果就是同化。印象和观念合并成同时发生的整体,再认的条件是缺乏的。我们把物体感知为我们所熟悉的某种类型的一分子,而不是把它指向我们过去经验中的任何明确的东西。而且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我们谈论一种认识活动而不是再认活动。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把作为相继联想的简单例子的再认活动与作为同时联想的认识活动对立起来。
我们已经看到,接近联想甚至涉及认识活动。如果首先激起的相似联结没有马上从早期感知觉中唤起接近联结,我们不应该把对物体的视觉观念归入我们所熟悉的类别的标题之下。但是,由于这些接近联结从整体上说是不明确的——它们可能属于相当不同的和无关的观念——结果只是一种认识的情感:物体被看做是一种新的呈现,但它属于已知观念的一个种类。因此,虽然再认情感与认识情感很相似,但是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质的差异比上面所提到的再认情感的不同形式之间的差异更大。而且,情感不仅在质上不同,正像我们在考虑这些情感得以出现的不同条件时所期望的那样,而且在强度上也不同;再认的情感一般来说要更强大一些。和这些差异所并行的是时间关系方面的差异:再认情感出现得晚一些,而且它们逐渐增加的强度通常可以在内省中追踪,而认识的情感,一般来说,似乎是与印象同时出现的。这些就是当我们想起联想过程的基础的不同性质时,可以马上解释的差异。
就其所有特性而言,在对我们日常生活经验中所熟悉的人或物体的简单再认的情形中,这两种情感是接近一致的。在此,再认的全过程非常密切地与同化相关。另一方面,在中介再认的情形中,再认的情感是极为独特的。
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怀疑,在中介情感的情形中,再认情感实际上是依赖于呈现在意识中的次级观念的。确实,在这种过程中,我们不仅意识到次级观念的呈现,而且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参与的情感也与它们有着密切关系。但是,当这些辅助观念既没有被予以充分注意,或只是在活动发生后才被内省所发现时,我们将对直接再认说些什么呢?我们可以设想它们处于意识的阈限以下,只是在以后的阶段才上升到意识的阈限以上;或者,它们始终处于意识之中,但在形式上如此模糊,以至于我们不能首先感知到它。我们对具有瞬间印象的观念的不同清晰度的实验,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过这些实验,它们支持后一种假设;几乎不用怀疑的是,辅助观念处于意识之中,只不过是暗淡的和模糊不清的。那些实验以不同的方式向我们显示模糊不清的观念也能使它们存在于意识中被人所知,这恰好对应于直接再认的各种现象。有时,在活动完成以后,详细描述它的情况是可能的;有时,只剩下所见物体的不确定感。所以,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再认物体不可能经常定位的现象根本没有证据去反对模糊的辅助观念的存在。另一方面,至少这是一种非常不可能的假设,即从意识中已经消失的观念仍然能以一种确定感的形式对它施加影响。因为,如果一种已经消失的观念仍然激发着意识中的一种情感,那么在其无意识条件下,它一定具有积极的属性,这些属性与作为意识过程而附着于其上的那些属性完全相似。你看到,不论再认是直接的还是中介的,再认情感基本上是相同的,例如以清楚意识到的次级观念为中介。换句话说,那种假设显然使我们采取一种站不住脚的立场,即从意识中已经消失的观念仍然保持在无意识条件中,仍然具有在意识中附着于它们之上的同样属性,或者,稍微不同的是,消失的观念是一些不可摧毁的物体,并不具有重复先前过程的那些倾向,而事实告诉我们它们确实是先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