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常用治疗策略
2025年08月10日
二、常用治疗策略
(一)秋水仙碱
初剂1 mg口服,以后每1小时0.5 mg,直至症状缓解或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反应时停药。全程总量一般不超过6 mg。症状多在12小时内减轻,48小时内控制。此后每次0.5 mg,2~3次/天,维持数天后停药。
(二)非甾体抗炎药
吲哚美辛:初剂量25~30 mg,8小时1次,症状减轻后25 mg,2~3次/天连服2、3天。双氯芬酸:首次50 mg,以后25~50 mg,6~8小时1次。布洛芬:0.2~0.4 g,4~6小时1次。美洛昔康7.5~15 mg,1~2次/天。洛索洛芬60~120 mg,3次/天。塞来昔布:首剂400 mg,必要时可再服200 mg,随后根据需要200 mg,2次/天。罗非昔布:首次剂量50 mg,1次/天;以后25~50 mg,1次/天。
(三)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适于不能耐受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有肝肾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者。痛风急性发作多仅累及1~2个关节,故以关节腔内或局部注射长效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或曲安奈德为主。对于多关节受累者可肌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也可口服泼尼松0.5 mg/kg,2~3次/天,之后每1~2天减少5 mg,10~14天渐减完。
(四)碱性药物
碳酸氢钠片0.5~2 g,3次/天。
(五)抑制尿酸生成药
别嘌醇:初剂100 mg,3次/天,逐渐增加剂量至200 mg,3次/天。
(六)排尿酸药
丙磺舒:初用0.25 g,2次/天,2周内增至0.5 g,2次/天,最大剂量每天不超过2 g。苯溴马隆:25~100 mg,1次/天。磺吡酮:50 mg,2次/天开始,渐增至100 mg,3次/天,最大剂量为600 m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