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慢性牙周炎
(一)诊断要点
早期主要表现为牙龈炎症,多有牙龈出血,牙周袋>3 mm,牙周袋探针后有出血,牙槽骨呈水平型或垂直型吸收,晚期牙松动或移位,还有伴发病变:①根分叉病变;②牙周脓肿;③牙龈退缩,牙根敏感,根面龋;④食物嵌塞;⑤逆行性牙髓炎;⑥继发性咬合创伤;⑦口臭。
(二)常用治疗策略
牙周炎以基础治疗为主,以消除致病因素,可辅以药物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基础治疗:①教育并指导患者自我控制菌斑的方法,如建立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习惯;②施行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以清除龈上和龈下菌斑和牙石;③清除菌斑滞留因素及局部刺激因素;④拔除无保留价值的牙;⑤建立平衡的咬合关系。
1.全身药物治疗
(1)硝基咪唑类药物。甲硝唑:口服200 mg,3~4次/天,连续服用5~7天。替硝唑:口服,第一天顿服2 g,以后0.5 g,2次/天,连续服用3~4天。奥硝唑:500 mg,2次/天,连服3天。
(2)四环素类药物:由于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较普遍,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使四环素类药物疗效受到影响。牙周治疗中常用的四环素族药物如下。四环素:250 mg,4次/天,连续服用2周。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第一天100 mg,服用2次,以后50 mg,2次/天,共服1周,若作为小剂量抗胶原酶使用,则可口服20 mg,2次/天。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多为局部用药,也可作为小剂量抗胶原酶时使用,40~80 mg,1次/天,2周为1个疗程。
(3)青霉素类药物:牙周治疗中最常用的青霉素类药物为阿莫西林,又名羟氨苄青霉素,该药与甲硝唑联合使用治疗侵袭性牙周炎,可增强疗效。用法:口服,500 mg,3次/天,7天为1个疗程。
(4)大环内酯类药物:用于牙周病治疗的大环内酯类药物主要是螺旋霉素,口服200 mg,4次/天,5~7天为1个疗程。红霉素和罗红霉素作用与螺旋霉素相似,两者还对衣原体和支原体有效,可用于急性牙周脓肿。
2.局部药物治疗
(1)含漱药物:0.12%~0.2%的氯己定溶液(洗必泰),10 m L,2次/天,含漱1分钟。还有常用3%过氧化氢液。
(2)涂布消炎收敛药物:碘附、碘甘油、碘酚,须由医师将药物植入牙周袋内。
(3)牙周缓释抗菌药物:其优点是牙周袋内药物浓度高,药物作用时间延长,可显著减低用药剂量,减少不良反应,降低给药频率,患者依从性好。常用的缓释抗菌药物:2%米诺环素软膏,商品名为派丽奥,是一种可吸收型软膏状缓释剂。25%的甲硝唑凝胶和甲硝唑药棒,商品名为牙康。
(三)用药指导
治疗的首先阶段包括口腔卫生指导,彻底的洁治和根面平整以去除沉积的牙石,并且于3个月后再评估口腔情况。甲硝唑为首选药物,对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的治疗,需牙周手术加抗菌药物(即四环素250 mg,4次/天,或甲硝唑200 mg,3次/天,共14天)。
(四)主要药物注意事项
1.甲硝唑
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血液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用药期间应戒酒,饮酒后可能出现腹痛、呕吐、头痛等症状。
2.替硝唑
对替硝唑或吡咯类药物过敏患者禁用,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疾病和血液病者禁用,12岁以下患者禁用。
3.奥硝唑
禁用于对此药及其他硝基咪唑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于脑和脊髓病变的患者。禁用于器官硬化症、造血功能低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
4.多西环素
多西环素可与食品、牛奶或含碳酸盐饮料同服。哺乳期妇女应用时应暂停哺乳。8岁以下儿童禁用。
5.米诺环素
较易引起光敏性皮炎,用药后应避免日晒。可与食品、牛奶或含碳酸盐饮料同服。
6.阿莫西林
有哮喘、湿疹、花粉症、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慎用。
7.罗红霉素
与红霉素存在交叉耐药性。食物对此药的吸收有影响,进食后服药会减少吸收,与牛奶同服可增加吸收。
8.氯己定溶液
高浓度时对黏膜有刺激作用,避免接触眼睛及其他敏感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