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基咪唑类(代表药物甲硝唑)
(一)别名
灭滴灵,甲硝基羟乙唑,硝基羟乙唑,甲硝哒唑,灭滴唑。
(二)作用与应用
本品分子中的硝基在细胞内无氧环境中被还原成氨基,抑制细菌DNA合成而发挥抗厌氧菌作用。甲硝唑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但对需氧菌或兼性需氧菌无效,故治疗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时应联合应用其他有效的抗菌药。用于治疗或预防上述厌氧菌所致的系统或局部感染。
(1)治疗消化道、女性生殖系统、下呼吸道、腹腔、盆腔、皮肤软组织、骨和关节等部位的厌氧菌感染,对各种厌氧菌引起的血流感染、心内膜炎、脓胸、肺脓肿、脑膜炎、脑脓肿也有效。
(2)口颊片、含片、粘贴片等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如牙龈炎、牙周炎、冠周炎、口腔溃疡等。
(3)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及艰难梭菌所致的抗生素相关肠炎。
(4)治疗破伤风,与破伤风抗毒素(TAT)合用。
(5)与抗菌药合用预防妇科手术、胃肠外科手术及其他手术时的厌氧菌感染,如阑尾炎手术、结肠或直肠择期手术、牙科手术等。
(6)治疗急性阿米巴痢疾和肠外阿米巴病、滴虫阴道炎、贾第虫病、小袋虫病和皮肤利什曼病、麦地那龙线虫感染等。
(7)凝胶、乳膏等外用制剂对治疗毛囊虫皮炎、痤疮、炎症性丘疹、脓疱、酒渣鼻红斑、细菌性阴道病等有一定疗效。
(8)甲硝唑芬布芬胶囊用于治疗牙龈炎、牙周炎,对口腔炎、舌炎等亦有一定疗效。
(9)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用于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局部牙槽脓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
(三)用法与用量
1.口服
厌氧菌感染,1次0.2~0.4 g,1天3次,疗程7天或更长,1天最大剂量不能超过4 g;小儿15~20 mg/(kg·d),分3次服,连用5~7天。预防用药,用于腹部或妇科手术,前1天开始服药,1次0.25~0.5 g,1天3次。治疗破伤风,1天2.5 g,分次口服或静脉滴注。使用本品缓释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1次0.75 g,1天1次,空腹整片吞服,疗程7天。甲硝唑芬布芬胶囊及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1次2粒,1天3次。
2.静脉滴注
厌氧菌感染,成人1次500 mg,每8小时1次,每次滴注1小时,1个疗程7天;儿童首剂15 mg/kg,继以7.5 mg/kg维持,每8~12小时1次,缓慢滴注。
3.局部用药
治疗牙龈炎、牙周炎、冠周炎,将口颊片置于牙龈和龈颊沟间含服,1次1片,1天3次,餐后用,溶化后可咽下,临睡前加用1片。用于口腔黏膜溃疡时,将口腔粘贴片黏附于黏膜患处,1次1片,1天3次,餐后用,临睡前加用1片;或含漱液含漱,将本品10滴用50 m L温开水稀释,摇匀后在口腔内含漱3~5分钟后吐弃,1天3次,连用7天。冠周炎、单纯性牙周炎(牙周袋>5 mm者),在含漱的同时须用原液对龈袋盲囊及牙周袋进行局部冲洗,每牙2 m L,1天1次,连续冲洗3天。凝胶、霜局部外用,清洗患处后适量涂用,早、晚各1次。治疗酒渣鼻红斑,2周为1个疗程,连用8周;治疗炎症性丘疹、脓疱,4周为1个疗程。
4.阴道给药
治疗厌氧菌或滴虫阴道炎,将阴道栓剂或泡腾片置于阴道深处,1次1枚,1天1次,7~10天为1个疗程。
(四)注意事项
(1)对本品或其他咪唑类药物过敏者、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血液病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肝功能减退者应酌情减量和慎用。
(2)消化道反应最为常见,包括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腹痛、口干等;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眩晕,偶有感觉异常、肢体麻木、共济失调、多发性神经炎等,大剂量可致抽搐。少数患者出现荨麻疹、红斑、瘙痒、膀胱炎、排尿困难、口中金属味感、白细胞减少等,均属可逆性,停药后自行恢复。
(3)出现周围神经炎和惊厥时应考虑停药或减量。所致血常规改变应予注意,重复1个疗程之前应检查白细胞计数。
(4)厌氧菌感染合并肾衰竭者,给药间隔时间应由8小时延长至12小时。
(5)本品可抑制乙醇代谢,饮酒后可能出现腹痛、呕吐、头痛等症状(双硫仑样反应),故用药期间和停药1周内不宜饮酒,并禁用含乙醇的饮料。
(6)用药期间应减少钠盐摄入量,如摄盐过多可引起钠潴留。(7)可诱发白假丝酵母菌病,必要时可并用抗假丝酵母菌药。(8)本品的代谢产物可使尿液呈深红色,应与血尿相区别。
(五)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属配伍禁忌。治疗滴虫阴道炎时,合并用土霉素可降低疗效。
(2)本品可抑制华法林等的代谢,增强其抗凝血作用。
(3)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等肝药酶诱导剂能加速本品代谢,使血药浓度降低。
(4)西咪替丁等肝药酶抑制药可减缓本品的代谢及排泄,延长本品的半衰期,应注意监测血药浓度并调整剂量。
(5)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加速甲硝唑从体内排泄,血药浓度下降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