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单纯性疱疹
2025年08月10日
三、口腔单纯性疱疹
(一)诊断要点
临床以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易复发,可发生于婴幼儿,也可发生于成人。发生于婴幼儿时,以6个月~2岁多见,表现为急性症状,全身反应较重(发热、头疼、疲乏、不适等急性症状),口腔黏膜特别是乳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出现成簇小水疱,疱破后成为大片表浅溃疡,可伴有皮肤损害。发生于成人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散在小溃疡,全身反应较轻,且无皮肤损害,复发患者感染的部位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
(二)常用治疗策略
1.全身抗病毒治疗
阿昔洛韦:200 mg,口服,5次/天,5天为1个疗程。伐昔洛韦:1 000 mg,口服,2次/天,10天为1个疗程。泛昔洛韦:125 mg,口服,2次/天,5天为1个疗程。利巴韦林(病毒唑):200 mg,口服,3~4次/天,7天为1个疗程。
2.局部药物治疗
0.1%~0.2%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复方硼酸溶液等漱口或湿敷,3%阿昔洛韦软膏或酞丁胺软膏局部涂搽。
(三)用药指导
局部治疗可用消炎、止痛剂,但不能用激素类药物。口服多种维生素类药物。必要时可由静脉输入5%~10%葡萄糖液。
(四)主要药物注意事项
1.阿昔洛韦
宜缓慢静脉滴注,以避免药物在肾小管内沉积,导致肾功能损害。阿昔洛韦对单纯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和复发无明显效果,不能根除病毒。
2.利巴韦林
口服后引起血胆红素增高者可高达25%。大剂量可引起血红蛋白含量下降。不推荐老年人应用。
3.氯己定
高浓度时对黏膜有刺激作用,避免接触眼睛及其他敏感组织。
4.酞丁安
系抗病毒药,对单纯疱疹Ⅰ型或Ⅱ型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早期合成。此外,此药还有良好的抗真菌和止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