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程设计的概念

一、劳动教育课程设计的概念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2020年7月9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本质上与大中小学其他教学活动一样,是一项教育课程。既然是大中小学课程,当然要涉及课程方案设计问题。了解劳动教育课程设计,首先从课程设计的概念开始。

(一)课程设计

教育理论界对课程设计的概念一直表达不统一,相对来说,我们比较认可的还是中国著名学者王道俊教授等主编的《教育学》中的观点。他认为:课程设计是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活动,是对课程目标、教育经验和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具体化过程。

我们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以现有的课程理论为基础,采用某种实践模式,利用某种具体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完成课程目标。这一整个工作过程就是课程设计。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设计

根据课程设计的含义,我们认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设计是以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观为指导,制定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劳动教育教学内容、预设劳动教育方式的活动,是对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劳动教育经验和预设劳动教育方式的具体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以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理论为基础,遵循新时代劳动教育规律的要求,按照劳动教育资源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劳动教育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准备劳动教育内容,并对劳动教育内容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完成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