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际体验原则

二、实际体验原则

学生的劳动教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必须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坚持实际体验。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实践性原则要求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确保课程设计的可操作性,再整体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具体问题或劳动教育主题展开内容设计,设计以任务目标为导向,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完成劳动教育课程。

第二,秉承实践性原则,劳动教育课程设计要因地制宜,依托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通过讲解说明、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榜样激励等关键环节,加强对劳动教育方式方法的具体指导;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切实解决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使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成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