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总结,反思问题

五、教学总结,反思问题

“教学总结,反思问题”是“三步五环教学法”的第五环,这一环节的主要内容有教学总结和反思问题两个方面。

(一)教学总结

1.教学总结的含义

教学总结也叫回顾总结。所谓回顾总结,就是在完成劳动教育教学任务的终了阶段,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对劳动教育课程所学知识和技能、所用方式和方法,以及探究、体验、制作、参观的过程和价值情感的提升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通过回顾总结,使之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使整个劳动教育教学过程完整无缺,最终让学生对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融会贯通。

2.教学总结的要求

回顾总结一般放在教学过程最后,用3~5分钟的时间对本次劳动教育课做一个简短的,具有系统性、概括性、扩展性的总结。

3.教学总结的方法

教学过程的回顾总结方法多种多样,实践中常用的有抢答式、卡片式、考察式、日记式、点睛式、悬念式、激励式、呼应式、游戏式、故事式等,其中实践中常用的有趣的方式有抢答式、卡片式、考察式、日记式。

(二)反思问题

反思问题就是劳动教育课后反思问题,简称课后反思。

1.课后反思的含义

课后反思是指教师通过对劳动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自身劳动能力的活动。它是促使教师的劳动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课后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提高教师劳动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也是提高劳动有效性的有力保障。教师深入分析、探讨劳动后教学反思问题,对转变教师的劳动观念,促进教师劳动教育专业发展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2.课后反思的形式

课后反思的撰写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内容,每个教师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形式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撰写,自由展示自己的撰写风格和特点。主要包括点评式反思、提纲式反思、随笔式反思、专项式反思等。

3.课后反思的内容

课后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课堂目标的反思、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对学生情况的反思、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对劳动资源的反思、对劳动过程的反思、对方案执行的反思、对综合服务的反思。

特别说明的是,教师在写课后反思时,一方面,要及时总结劳动活动中的有益经验,尽量使其系统化、理论化,以便更好地指导以后的劳动工作;另一方面,针对劳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进行深入地分析,找到恰当的方法,以不断改进自身的劳动活动,形成自己独特的劳动教育风格。

案例分享

《拓片的制作》课后反思——李老师劳动教育教学日记

通过这次拓片的制作实践活动,使我渐渐明确了教师在活动中应扮演的角色。与课堂教学不同的是,劳动教育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劳动教育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教师在活动中切忌大包大揽,应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开放的情境中发现自我,开发多方面潜能,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

教师要亲自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在参与中指导。只有参与了,才能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动态和他们的研究情况,才能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但千万不要让学生感觉你高高在上,富有权威而不可否定。我们应当坐下来和他们一起研究内容,听他们的计划、他们的意见,再和他们探讨合理性。让学生感觉他们与教师具有同等的权利。

教师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的选择,要允许失败,让他们真正地在生活中磨炼。失败后要及时给予引导,引导学生反思失败的原因,找寻弥补的方法;在具体方法上不做过细的指导,让学生自己设计、创新。

总之,教师既不能“教”劳动教育课,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