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实践性,确保学生动手参与
劳动教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必须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达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无论哪种方式的课程,务必做到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加,亲自体验、亲自动手,手脑并举;实现由被动地接受学习到主动自主学习转变,由机械的记忆性学习向探究的研究性学习转变;让学生成为劳动的主体,真正实现“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劳动”,将劳动教育的最大作用发挥出来,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脱离了实践性和学生参与互动的环节,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教育课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享受劳动教育带来的快乐,感受劳动的美丽和光荣。
案例分享
《黄河口水稻插秧种植技术》教案(片段)
(二)劳动教育过程突出学生亲自参与的实践环节
突出学生亲自参与的实践环节,就是力求在水稻插秧种植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精心设置一些促使学生亲自参与水稻插秧种植的劳动教育活动。
1.技能培养方面
①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提出水稻插秧种植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②小组合作讨论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水稻插秧种植问题。
③学生讨论水稻插秧种植的流程,讨论水稻插秧种植的工具。
④师生分析水稻插秧种植的技术,展示种植方法。
⑤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水稻插秧种植,学生互助合作种植水稻。
2.习惯培养方面
①学会发言。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接受他人的意见并改正、补充。
②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勇于做出评价。
③学会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表达个人观点,听不懂时请求对方再讲一次。
④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⑤学会担当。小组成员之间的职责要定期轮换,培养责任意识,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小组合作。
⑥学会参与。机会均等,要求人人参与水稻插秧种植体验,对参与多、效果好的同学进行次数限制,以便他人也有种植的机会,实现全员参与水稻插秧种植。
⑦学会点评。设计多方位的激励评价机制,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方式,发挥先进、典型学生的示范效应,引导全体学生全方位地参与水稻插秧种植劳动教育评价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