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考察探究
2025年08月10日
三、考察探究
(一)含义
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劳动教育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劳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野外劳动考察、社会劳动调查、劳动实践、劳动历史探究、劳动成果考察、劳动过程研讨等。
(二)特点
考察探究注重运用劳动实地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劳动精神。
(三)教学流程
考察探究的主要流程包括: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目标,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选择方法,研制工具,获取证据,提出解释或观念,交流、评价探究成果,反思和改进。
(四)教学要求
运用考察探究式进行劳动教育,必须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习者的自主建构、基于证据的分析以及学习共同体中的讨论与对话,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1)教师要设计科学合理的劳动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起学生学习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动机,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劳动知识、思考劳动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师要建构真实的劳动情境,创设真实的生产、生活情境,确保劳动任务是真实的、劳动过程是真实的、劳动目标是真实的以及劳动成果是真实的。
(3)教师要提出真实的劳动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有关劳动的内在兴趣,为高效学习劳动知识和探究劳动问题创造条件。
(4)师生要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有高质量的师生互动。在劳动教育中,师生之间高质量的互动是培养学生深层次探究能力的基础。教师可通过设置较为复杂的劳动任务或有待解决的复杂的劳动问题,组织学生分组研讨或在实践中进行探索等,发挥每个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有效解决依靠个体力量难以解决的复杂劳动情境中的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