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授示范法
(一)含义
讲授示范法,即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阐明规律,并现场示范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示范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广为应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人批评它是“照本宣科”“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机械地、被动地学习,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如果教师能够正确运用讲授示范法,那么它的确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有效方法。尽管颇受非议,但是教师如果运用得当,讲授示范法却是行之有效的一种劳动教育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二)教学流程
(1)回顾知识。回顾以前学校学过的、与劳动教育基地资源有关的课本知识;确定学生已经掌握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并懂得课本知识和以前的劳动教育知识,与现在将要学习的劳动教育新知识之间的联系。
(2)确定目标。在劳动教育课的一开始,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把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学目标陈述清楚。
(3)导入新课。导入劳动教育新知识,认真组织劳动教育新内容,并且用趣味性的方式陈述出来。反复地检查是为了确定学生是否理解了信息。
(4)开展新课。开展劳动教育新课程教学时,教师先讲授新课知识内容,然后教师现场示范,引导学生淬炼操作,开展劳动项目实践;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单独进行劳动实践时,继续监督学生,检查差错;指导学生劳动实践的全过程,确定他们进行了正确的劳动实践,评估成绩,提供正确的反馈、指导意见;全程可采用榜样激励法,用典型学生带动全体学生。
(5)反思交流。劳动教育项目完成后,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方法,围绕劳动价值、意义的建构,引导学生总结、交流,促进学生形成反思交流习惯;指导学生思考劳动过程和结果与社会进步、个体成长的关联,避免停留在简单的苦乐体验上;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劳动的体验和收获,肯定具有积极意义的认识,纠正观念上的偏差;将反思交流与改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成长。
案例分享
邹城市大束中学专门开发了垦荒体验课,安排学生利用每周2个课时投身劳动。劳动课教师先用PPT讲授种植、施肥、浇水、杀虫等劳动知识内容,然后教师现场示范种植、施肥、浇水、杀虫劳动知识,最后学生淬炼操作种植、施肥、浇水、杀虫技术,开展劳动项目实践。同时,学校将垦荒体验课与科普创新体验课、鲁南民俗文化体验课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创新。学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创建了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让更多学生前来体验劳动、感受垦荒。这一活动教师采用讲授示范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获得了充分的体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案例由邹城市大束中学王广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