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生活劳动教育
日常生活劳动教育要求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结合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劳动习惯教育
学校设置相应的劳动任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校服务和部分管理工作;在课程中提高动手内容的比例,使学生能够持续将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学校应通过多样化、实践性的教学,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参与劳动、理解劳动、投身劳动和热爱劳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劳动技能教育
中小学设置基本技能类的劳动教育内容,如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必要的生活和生产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和创新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