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

一、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由于教师的专业性、示范性等特点,教师这一职业自出现,教师往往被视为高尚道德与专业知识的集合体、德高望重的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3]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劳动教育教师素养的核心。

(一)坚定的教育信念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教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教师,必须坚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对教育强国的自信,必须紧紧围绕“三个牢固树立”[4]、当好“四个引路人”[5]、坚守“四个相统一”[6],争做“四有好老师”[7]

劳动教育的教师,必须坚定对于劳动教育的信心,热爱劳动教育,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角色,正确认识与深刻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必须坚定对于劳动教育教师身份的信心。劳动教育教师与其他科任老师只有分工不同,在教师系统内部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劳动教育的教师要坚定对于教师职业、劳动教育教师职业的信心,坚信劳动教育教师职业充满光明与希望,从事劳动教育教师职业大有可为。

(二)高尚的师德修为

教师不仅是道德的榜样,更是道德的示范者。在一定程度上讲,教师的师德修为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形象,折射的是一个社会的风气和素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2019年11月,为了全面提升我国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为新时代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劳动教育的教师,必须将“立德树人”贯彻于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全程、职业生涯的全部,把师德修为作为自我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