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的身心素质
2025年08月10日
五、健全的身心素质
健全的身心素质是劳动教育教师顺利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
(一)具有强健的体魄与坚强的意志
作为劳动教育的教师,其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和内容,无不密切联系着社会。由于劳动教育强调实践与操作,劳动教育的教师不仅承担着理论的教学工作,还需要展开一定的操作性课程,要求教师在生产实践活动进行示范和指导。这就需要劳动教育的教师要以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做支撑,能够及时调节自己的身体与心理,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二)具有健康的人格与良好的情感
叶澜教授曾指出:“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专业’。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呈现你是谁,学生也在判断你是谁。”[8]学生对于教师的喜欢或厌恶,不仅仅在于教师的专业程度,更在于教师在学生面前所呈现的所有人格与师生交往过程中情感的表达。一方面,劳动教育的教师要有“教育爱”。爱是教师的真情流露,暗含关心与同情、教育性的理解与倾听,最终升华为教师对学生发展的信任和希望,它是构成教育性教学的先决条件。劳动教育的教师要爱教育、爱学生,以爱来进行教育,以爱温暖学生。另一方面,劳动教育的教师要“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劳动教育的教师所呈现的最为主要的人格与情感,便是“真”,即真以待生,对学生要有真心与真情,所传授的知识要为真知、真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