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晓燕.为什么今天我们要重视实践教育[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5).
[2]李岑虎.研学旅行课程设计[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20.
[3]李岑虎,甄鸿启.中小学研学旅行教师指导用书[M].郑州:文心出版社,2021.
[4]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9,40(1):21-26.
[5]黄丽蓉,班建武.劳动教育资源开发的目标审视[J]. 教育科学研究,2020(10).
[6]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曾天山,顾建军.劳动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8]列宁.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9]教育部.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材〔2020〕4号.
[10]陈霞.教师培训课程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1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12]邓艳红.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13]张应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定性和定位[J].重庆高教研究,2020,8(4):5-10.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01).
[15]林克松,熊晴.走向跨界融合: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认识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2):57-63.
[16]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17]刘向兵,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18]李珂.嬗变与审视: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重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19]张雨强,张书宁.新中国成立70年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基于教育政策学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9(10):61-67.
[20]肖绍明,扈中平.新时代劳动教育何以必要和可能[J].教育研究,2019,40(8):42-50.
[21]赵长林.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劳动教育思想的演进与劳动课程的变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6):9-17.
[22]岳海洋.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3):100-104.
[23]曲霞,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9(2):73-77.
[24]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84.
[25]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39(11):12-17.
[26]叶澜,自益民,王枬,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