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世界咖啡法
(一)含义
世界咖啡法是一种创造集体智慧的会谈方法,它通过营造“大家聚集在一起喝咖啡聊天的情景和氛围”,让拥有不同知识背景、不同观点的人围坐在一起,围绕一个劳动问题进行无障碍交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将大家的思维和智慧集中起来解决劳动过程中的问题,形成集体智慧。
(二)教学原则
世界咖啡法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1)提出会议内容,即明确研讨劳动目标和参加人数及参加会议的地点。
(2)创造宜人的环境,即环境舒适、参与者被尊重、心理安全、人性化的环境。
(3)探究真正重要的劳动问题,即关注劳动核心问题,激发参与者的热情,鼓励开放创新,确保会谈成效。
(4)鼓励每个人的贡献,即鼓励每个人有意义地参与并且有实在的期望,确保全面参与和投入。
(5)交流并连接不同的观点,聚焦核心问题,鼓励不同的观点并且探究不同观点的相互联系,注意吸纳不同的劳动观点。
(6)共同倾听不同的模式和见解,分析深层次的问题,凝聚集体的力量,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和一致。
(7)接受并分享集体智慧,分享共同成果,形成可执行操作的劳动方案和方法。
(三)教学流程
(1)环境氛围准备。环境要像咖啡屋一样布置。譬如,桌子上有桌布、鲜花、彩笔、蜡烛,要播放轻音乐,来点小点心。
(2)第一轮研讨。4~6人围坐一桌开始第一轮研讨,组长介绍会谈的规则和主题。谈论围绕一两个对他们个人非常有意义的劳动问题进行,每人2~3分钟。第一轮结束的时候,组长留在这个桌子上整理归纳,其他人到另外的咖啡桌。
(3)第二轮研讨。咖啡桌的组长欢迎新参与者并和他们共享此前的会议精华,介绍本咖啡桌上次讨论的基本观点。逐一听取其他咖啡桌组员的观点,讨论继续进行,并随着新一轮讨论的开始,讨论深度得以加深。组长在两次研讨的基础上整理完善本咖啡桌的观点。
(4)第三轮研讨。第二轮结束的时候,根据世界咖啡法的设计,参与者继续转到其他没去过的咖啡桌开始新一轮的讨论。按照第二轮的流程,组长引导其他咖啡桌成员继续探究新的问题或者深入原来的问题。
(5)第四轮研讨。三轮或更多轮以后,各组组员回到第一轮所在的小组,整个小组集合在一起分享在其他咖啡桌了解到的印象最深刻的观点和经验,组长不断记录和完善本咖啡桌的主题和学习结果等。
(6)进行研讨小结。组长和组员对本咖啡桌的观点进行梳理、汇总和筛选,并推荐一位代表,准备本咖啡桌集体汇报的内容。
(7)汇报成果。各咖啡桌代表依次向教师汇报,其他咖啡桌成员可以点评交流。
(8)确定行动方案。教师根据各咖啡桌的意见,总结出最有价值的劳动课程设想和最关注的劳动问题,确定切实可行的劳动课程方案。
案例分享
桂林花海劳动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在基地餐厅开展劳动职业体验活动,运用世界咖啡法让学生分组围坐在餐桌周围,4人一桌,让学生讨论未来职业,畅谈工匠精神,树立未来的人生目标。学生在餐厅、在基地当起了小厨师、小农夫,洗菜、择菜、炒菜、种菜。在实践中孩子们懂得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感受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本案例由广西知行合一研学教育管理有限公司秦玲、韦尚修编写。